逾30年华小师资荒悬而未决,华教团体提呈的备忘录极多,会见官大爷的次数数之不尽,直到今天,内阁还要聆听董教总等各方面的意见以寻求对策。
至于派遣不谙华文华语教师到华小执教,自1987年茅草行动迄今也已25年。当年轰轰烈烈反对派遣不谙华文教师出任华小高职所引发的“大逮捕”,同样没有把问题解决。
董总审时废势,在国家大选前夕动员“抗议救亡”大会,定期3.25日在董总草场举行,寻求全国华团、华教组织、朝野政党的支持,关注与制度化解决华小师资荒,并调走华小的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
这回的大动作,为董总一直欲会见正副首相兼教长不成的后续工作。虽然华总曾会见副首相兼教长慕尤丁,并呈上一份所谓“不公布”的华教备忘录,在场的 副教长魏家祥从中解析,无从得知是否包括上述两项课题,却把董总给比了下去,董总终于在25年后做出最具魄力与智慧的行动,不比“天后宫”那场壮烈的诉求 逊色。
此举终于引起内阁关注,由马华署理总会长及卫生部长廖中莱宣布说:“内阁要聆听董教总教育团体方面的意见,由副教长魏家祥为首的‘华小师资特委会’将与董教总、校长职工会及教师公会等团体会面,为师资问题寻找对策。”
可是,董总的325行动,最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概率相当高。
魏副教长近月来忙于处理华小师荒,手头上或教育部档案不乏相关资料,董教总手上的唾手可得。
全国不知多少华小“进驻”不谙华文华语的教师,尤其是在运动项目、歌唱及手工等科目,非华裔教师的人数比例恐怕比起政府行政机关华裔公务员还多,担忧为变质的先兆,这是国小教师过剩派遣到华小的结果。
追本溯源,这是单元流教育政策继续存在,贯彻最终目标不变的产物;如果不从行政条例和政策下手,找出突破点加以修正,即使解决今时的师荒,来年、后年还是会继续上演。
若要一劳永逸解决这两项问题靠的是勇气与智慧;马华领袖大多缺乏牺牲官位的勇气与智慧,于是,往往以缓兵、权宜之计处理华教课题而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我不乐观看待能解决问题,因为若能解决问题,30年来任何时候都已解决了,何必留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