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朋友骤然离世,林奕廷一走入灵堂,对方的妻子就对她吼:“约你见面,你不见面,现在要在这种场合才能见了!”这是一个平时很少有机会碰面的好友,对方趁著新年回来,约了她好几次,她都以工作忙碌为由推脱。
“他约了又约,我推了又推,心里想著这次不见,总有下一次可见面的机会,没想到新年后,他心脏病发,突然就走了。
即便心里懊悔,却也理解事情发生了,再伤心、再怎么想弥补,也都于事无补。“是我没有珍惜和他最后一次相处的缘分。”
只要活得够长,经历得够多,总会学到教训,但原来人很善忘,还以为自己学乖了,却在不知不觉中把锥心的痛给淡忘。父亲在22年前一个最平常不过的跑步天突然倒下,当时28岁的林奕廷第一次感受到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一口气喘不过来,便从此两个世界。
最后一次听见他的声音
失去挚爱的痛,此生不能忘,即便已过去两个十年,如今回想,仿佛还是能感觉有一种痛隐隐约约地窜进每一寸肌肤。“爸爸过世后,我一直提醒自己,要珍惜和每一个人相处的缘分,但时间久了,日子恢复忙碌后,一切又故态复萌。
如今的林奕廷已是走过半个世纪的人,但也还是有未完成的人生习题,她反问:“其实该怎么办?”
“我们总要等到意外发生了,才提醒自己要珍惜,但总不能一直希望发生负面的事吧!
看来这是个无解的题,“所以我接受访问,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借由经历的分享提醒读者,也让这个访问提醒自己。
回想起父亲出事的那天,即便痛的感觉还在,但原来许多细节已经模糊。“事发当天,他与妈妈和一群朋友结伴参加马拉松,他们的朋友很早便来到家里,在楼下喊著爸爸。我和爸爸的房间只隔著一个露台,听见他应声。”
那是她最后一次听见父亲的声音。“原本想说既然醒了,不如就陪他们一块儿去,但一个转念,又想说难得放假,还是在家休息吧。”
几个小时后,父亲在路跑途中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的消息传回家里,跟著家人进进出出地办理各种手续,一直到在解剖房里看见盖上白布的父亲。
林奕廷还记得,父亲的身上有一条开到喉咙处的缝线,看起来就像伟岸的他无可奈何地让人在身上安了一条“拉链”。“我很难接受那个画面,虽说已经接受他不可能再醒过来的事实,但心里不断在问:‘怎么会突然就这样?这个男人的声音,今早还确确实实地响在我耳边。’”
父亲梦里道别 家人心更紧密
“父亲走后,我常梦见他。梦很模糊,但因为他在,所以我沉溺在梦里,不想醒来,希望能把握住更多与他相处的时间。直到有一天,他容光焕发地在梦里出现,告诉我,他的人生剧本已演完,而我们的还得好好继续。”那之后,林奕廷再也没有梦见过父亲。
父亲过世的那一年,她28岁,身边的朋友大多都在为事业拼搏,有的则刚结婚,或是已经准备迎接新生命,“在那种年纪,人生仿佛才正要开始,压根没想过死亡这件事,大家都仿佛还有很多日子要过,怎么可能突然就死掉?”
父亲过世时,也才60岁,每天早上都与母亲一同晨运,身体无恙。“我从以前就觉得他会很长寿,因为他的耳朵长长厚厚的。”父亲死于心脏病,事发突然,什么话都来不及留下。一家人的感情原先就非常好,父亲的突然离开,让大家的心加倍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有一个家庭共同储蓄的旅游基金,已经工作的成员必须定期往里面存钱,由母亲担任财政,全权掌管。”每年的定期出游是如今已届80的母亲最大的期待,而林奕廷亦认为,家庭是自己最强大的后盾。
父亲过世后,她与母亲的关系变得更亲密。如今,无论是谁给谁拨电话,只要一拨通,必定先以“宝贝”做称呼。“我很感恩有这个家,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经,但无论如何,只要父母还健在,就是一种福气。”这是来自曾经失去父亲的人所说的肺腑之言。
提醒再提醒 给妈妈电话
林奕廷是本地著名演员,前两年以《罪爱》荣封《金视奖》视后,但原来她从小的志愿是执教鞭。转换跑道当演员时,本地演艺界仍未蓬勃,演员根本没有光环可言。当时父亲并没有针对此事多说什么,只告诉她“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往后,每遇挫折或是受了委屈,林奕廷第一个申诉的人,也一定是父亲。
父亲对她而言,犹如巍巍大树,是安全感和力量的来源。那句“选你所爱,爱你所选”除了用在工作上,也适用于生活中。与伴侣携手走过27载,林奕廷笑说,“怎么可能没风雨”,只不过父亲教会了她只要有爱,必能不离不弃。
走出家门会朋友
林奕廷自认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所以需要不断地自我提醒。“我满意工作,但是家人那方面,应该再争取多点相处的时间。说起来,最不称职的,应该是朋友这一块吧。”
他在等你,你在等我;工作很累、天气很热、孩子没睡、心情没准备,我们总是有太多借口,林奕廷笑说:“朋友还是老的好,我最近也做出了改变,之前宁愿宅在家里,也不愿赴约,更不用说号召聚会。但现在通讯很方便,加入群组就可以一次过联系所有人,出来见面聚一聚,才知道聚会本来就是很开心的事嘛!”
现在的人都太忙碌,大家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再加上通讯网络的发达,人们的情感却愈发疏离。林奕廷毕竟是上一代的人,不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是感慨人与人之间愈发薄弱的相处。
二十多年前,父亲的骤逝教会她要珍惜和身边人相处的缘分,但时间的流逝,新记忆的覆盖让她偶尔忘了这件事。2年前没能和朋友告别,对方的妻子给了她一记当头棒,痛了一阵,接著又忙得像陀螺。MH370失联的事件,让她再次提醒自己,生命有可能嘎然而止。
“所以我说,生活不能没有计划,但是也不要过度用力地去计划。反正生命就是一天又一天的累积,而一天又是由许许多多事联合构成的,实在没有必要在小事上执著。”
“等一下访问结束,我就要给我妈打电话。”林奕廷在访问中这么说。访问结束后,提醒她“记得给妈妈打电话”,她笑说:“对呀!要马上拨,不然又要拖到明天了…”
许彩平最怕“来不及” 错过就是一辈子
曾经差点不能活,才知道原来自己不想死;在生命差点走到尽头的那一刻,才突然惶恐已经没有明天可挥霍。曾以为死别离自己很远,马航前空服员许彩平现在只希望至少没欠谁一句抱歉或感谢。
“如果你觉得能说出自己的思念与祝福,又能让更多人加入祈福之中,为什么不呢?只要是正能量的传递,任何形式都是需要的。”许彩平原先并不愿意接受访问,一来因为情绪实在低落,二来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有意消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朋友给了她鼓励,她也由衷地认为,许多话,有说出口的必要。
失联的MH370上有5名机组人员是她的前同事,另有一名乘客是她少年时期的好友。访问当天,她刚完成安抚及安顿乘客家属的工作,脸上写著疲乏,却有许多迫不及待要说的话。“去年开始,身边不断有人骤逝,有的和我同龄,有的无病无痛。我这才察觉,死亡这件事,其实离我很近。”
许彩平担任空服员11年,北京是从前常飞的航线,而马航中文组人数不多,因此感情也相对要好,即便已离职,也经常嚷著喝茶叙旧。“我们确实常在计划,却很少真正做到。总是推说下一次,却不晓得,原来有可能再也没有下一次。
乘客名单公布时,许彩平才发现,好友也在机上,“那是我曾经很要好的朋友,之前不知怎么就断了联系,后来很幸运地再遇见,但见面后却没能再保持联络。”
许多人在我们的生命里来来去去,漫长的空服员生涯,日日都有新鲜事,似乎也没有必要特别去珍惜任何一个萍水相逢的缘分。直到发现原来不是只有到了耄耋之年的人才会离世,直到发现生命如此脆弱。
“非要等到意外发生时,才想起,我们还没好好说再见,不曾正式地道别。”许彩平之所以痛,是因为发现自己如斯在意,而这些事往往没有弥补的机会,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里,有句台词:“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与离别,但最令人难过的是,我们往往没有机会好好地道别。”事过境迁,我们最终还是会放下,对离别释怀,却始终对不告而别耿耿于怀。
命悬一刻 方听见心底的声音
因为年轻,所以从没想过哪天出了门,会再也回不了家,所以和家人吵架了,可以暂时赌气不和他们说话;和情人闹别扭了,总等著对方先低头,反正人的一生那么长,未来甚至遥远得没有形状,谁会担心时间不够用,谁会害怕来不及言归于好?
担任空服员约7、8年后,许彩平在一次飞伦敦的行程中,遇上了猛烈的气流,飞机异常颠簸,还突然往下俯冲。虽说后来安全著陆,却让她深刻感受到生命不全由自己掌控,“当时的我心里想,会不会就这么走了?”
抵达伦敦后,她给亲近的朋友一一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很想念,也很爱他们。“处在生死边缘时,只担心自己没来得及把话说出口,那时候才了解到,自己重视的人,不该只是放在心里珍惜著,而是必须告诉他:即便能见面的时间不多,但心里一直都有个给你留的位置。”
说起来,影响许彩平最深的并非伦敦的这趟行程,而是加入空服员行列2年后一次引擎失灵的事故。“虽有后备的引擎,但机长已宣布有可能紧急降落,当时我心里想‘万一就这么死了,怎么办?’,那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的念头。”
当时单身的她告诉自己,若是安然渡过,要结婚,也要生小孩。危机关头,才了解到,来自单亲家庭的自己殷切地渴望有个家。绝大多数的人不会去设想哪天会意外离世,也不曾考虑心里最大的牵挂,一直到与死神面对面,命悬一刻时,才听见心里的声音。原本以为向往的是空中生活的自由,但原来追寻的是陆地上坚定和温暖的守候。
现在的许彩平是医生太太,有个可爱的孩子。飞行生涯里所经历的虽说皆是一场虚惊,却足以让她领悟人生经不起遗憾,于是她坐言起行,完成设下的目标,一步步达成梦想。热爱旅行的她在卸下工作后仍是周游列国,也出书分享游历。
聚会不成,人就走了
对许彩平而言,珍惜并不是因为一下子失去了某个人而立即学会的。她经历了很多个别的事,才渐渐了解。“之前听很多朋友说生死离别的事,但并非发生在自己的周边人,感觉切不到肉。直到曾经在你生命里留下印记的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开,那些累积起来的痛才时时提醒你:要珍惜。”
“去年这个时候,有个小学同学乘飞机时心脏病发去世。在那之前,我们还特地创建了面子书群组讨论聚会的时间与地点,要把散落各地的老同学聚集起来,有的人说抽不出时间;有的人完全没回复,一拖再拖,没想到,日子未定,就有人先走了。”
她称自己从小就懂得“不做会后悔的事,不后悔已做的事”的道理,一再经历未能来得及好好说再见的告别后,更加警惕自己,心里有话就得说出口。
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会先来”,意外难以预料,也往往难以阻止生命的陨落。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再也没有机会把想说的话说出口。正因为如此,我们最该学会的是把每一天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把每段相处当作彼此之间的最后时光。
社交网一句话千层浪 伪专家,你够了
马航MH370客机失联至今,“一切尚在调查中”是连日来最频繁接收到的答案。互联网上开始热烈地流传著各色非官方资讯与形同判词的即时舆论。绘声绘影的谣传当然比一筹莫展的官方消息来得精彩,然而,新闻不是创作,不容许虚构。
进入互联网资讯时代,可供大众免费使用的网络社交媒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专属的发声平台。只要申请帐号成为社交网或部落格用户,申请人就可任意编辑自己的页面内容。
今年2月,在大学校园诞生的社交网站面子书(Facebook)成立10周年,全球活跃用户突破12亿3000万人。与此同时,能让人们随时分享图像、影片、想法与资讯的智能配备,催生更多新型社交网站与应用程式。在这人人都能发表个人意见的世代,声势浩大的社交媒体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改变人们长久以来的资讯阅听形式。
通过传统媒体发布讯息,往往需要动员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印刷媒体为例,从采访、编辑、印刷以至发行流通,每道作业程序无一不牵涉成本考量。
弹指之间 一呼百应
有别于传统媒体在传播资讯过程中的单向作业,社交媒体是可以进行双向流通的。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发布的一则讯息、一张图像或是一支视频,都有可能掀起涟漪——按赞、留言回应,甚至演变成轩然大波——制裁、语言暴力、群体围剿。一个帐号,无限开麦拉,现代社会舆论之成型由此开展。
社会舆论是一把具备杀伤力的双刃刀。有素质的专业媒体除了能够提供正确资讯,教育娱乐大众,还可以伸张正义,推动社会改革。反观,正如深具影响力的美国报人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所言:“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只会创造出像自己一样的卑劣的民众。”
有赖智能通讯科技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读取、发布、上载、转贴任何讯息,只需透过几个熟练的按键动作,不消几分钟的时间,即能在互联网恣意流窜。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的发言转贴空间几乎是不设限的。一般而言,用户可以无所顾虑限额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传阅消息。正因为自由无边,网民更应该谨慎而有所制约地善用这个开放平台,不妄加揣测、不人云亦云,不以正义之师为己任。我们都向往自由,也鼓励自由,但是全然不设规范的自由,难免不会导向无序的失控状态。
从即时效应衍生快闪规避
如今,在谷歌搜寻(Google search)键入“MH370”,不消几秒就可以获得1200万条相关资料。在这高度发达的资讯时代,人们将越来越依赖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速读模式。是以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正向社交媒体看齐,希望能达到新闻的即时发布,迎合新一代的资讯接收需求。
在刚落幕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观众最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节目中群星自拍照片上传推特(Twitter),该图在短短一小时内被转发了300万次,令网站一度瘫痪。
遇上环球热议的新鲜话题,活跃网民抢头香似地按赞(Like)或转发(Retweet)已蔚然成风,大家几乎都有这样的共识:社交媒体流传的资讯宛如后浪推前浪,随著时间分秒推移,更为炙手可热的新闻随时可以将过气旧闻冲刷到乱石之下。只是,在这极其精简的即时讯息当中,是否潜藏著一定程度的误导与偏见?一整个流经通达的过程中,藏在细节中的魔鬼有没有机会受到检举,获得纠正?
资讯如此瞬息万变,人们来不及以存疑的态度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孰真孰假,就得积极投入下一个热点话题。全单照收当然不是唯一的接收方式,却是最符合速食精神的简易守则。面对100种不一样的声音,要坚守认定一个明确立场并非易事,于是速食守则再次派上用场——选择站在众数的那一方。
有没有发现,按赞人次早已成为现下判定流行度的重要指标?按赞人次不破百,你不入流;若随时破千点,你时下最夯!吊诡的是,赞与不赞之间其实并没有存在多大鸿沟,举“指”之劳而已。今天斩铁截钉,明天翻脸不认账,这种变化在社交媒体的世界里美其名曰“即时更新”。其实,这分明是唤起大众关注后,再若无其事转身逃离责任的快闪行为。
危机降临 重建人文素养
在寻常无虞的日子里,人们大可以按照个人情趣经营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事故,安排严重失当所致的公关灾难,相关单位力挽狂澜重振企业信誉与形象;不幸涉及其中的当事人与亲属,热切期盼的不外是不经扭曲的据实真相。散播著不实、戏谑、幸灾乐祸诸等纷乱言论的社交媒体,一再瓦解自身的公信力与将心比己的人文关怀。
危机当前,作为芸芸网络用户之一员,你我可以合力重建的,最起码是基本的互相尊重以及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我们自知不是穷毕生精力追求真理的学者,不曾受过训练无从不间断严谨地进行深度自我内省,处理内在的垃圾,但是这不足以成为我们利用社交媒介不断宣泄个人情绪的借口。如果每每更新消息动态以前,可以自觉地进一步存疑、反思、沉淀、整合,再以承担效应的决心公开发布,也不失为一次处理内在缺陷的净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