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马影视领域尚未成熟的时候,早有一批影像工作者朝著梦想前进。影视工作在本地还不算普遍,大部分人都把影视工作者与艺术家画上等号,老一辈人听闻后辈想要从事影视工作,往往会投下反对票。
近年来,大马影视圈如火如荼地招收人才,影视作品也逐渐变多了。日益蓬勃的现状仿彿是一道曙光,让年轻一辈看见了一圆“导演梦”与“明星梦”的机会。究竟影视工作只能是一个空想的梦,还是开拓一片天的事业?
新纪元学院戏剧与影像系的梁友瑄老师对此认为,成功与否,见仁见智。不少毕业生在影视业界小有成就,当然也不乏离开本科转行职的例子。许多学生受电视剧的影响,对“导演”身份有所误解。他们认为导演的工作简单且威风,平常就负责看看片、喊喊“Action!”和“Cut!”,就可以操控整个片场。然而,这只是导演工作的冰山一角而已。
学会欣赏一部好作品
影像科系在本地学院可说是少之又少,而其中一家学院——新纪元学院提供的则是戏剧与影像系。戏剧在这里指的当然是舞台剧,而影像指的则是电影。在这里需修与戏剧和影像有关的基本课程,随后才在其中选一为主修课程。曾有学生反映“我是来学电影的,我不是来学演戏的”之类的话,梁友瑄认为:“如果导演本身不懂得演戏,又如何‘导’、‘演’?”
梁友瑄表示,这里的课程较为注重艺术鉴赏以及电影史。在有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后,学会了如何欣赏一部好作品,了解它的所有往事才能做得更好。“有的学生只看某些类型的戏,同时看轻某些类型的戏。”梁友瑄认为只有了解前人所做的事情,从其中吸取其中的精髓,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下去,将电影推到另一个高峰。
作品分享 拉近距离
艺术与人息息相关,因此影视老师常带领学生们做社区艺术表演,藉以拉近观众与表演者的距离,同时进行交流以改善不足地方。在进行表演时,学生们可邀请家长出席,好让家长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目睹孩子们的成长。
梁友瑄表示,想让当初投下反对票的家长接受自己的选择,学生首先必须要学会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看看自己的作品,贴近自己的生活,拉近彼此的距离。
每一年毕业生拍摄的毕业短片都会有一个影展,让大家的作品能够呈现在大众面前。梁友瑄笑说“去年的巡回展很温馨”。每一年都有不同主题的影展,去年的主题是“Return”,影展去到各个同学的家乡,让家人无需长途跋涉到学校也能观看他们的作品。当艺术与社区结合在一起时,人与艺术的距离也更加接近了。
导演梦之初......
前年我刚考完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跟大多数的毕业生一样,在等待成绩公布的当儿,我与朋友一同去参与了某个电影的试镜活动。虽然在这部电影当中我只是扮演一个路人甲,但我心中却也更加肯定自己想要走的路。
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告诉家人自己往后想要修读影像相关科系,却遭到家人的反对,“你可以实际一点吗,读这个会有什么出路?”
当导演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家人的反对声浪让我在追寻理想的路上倍感无助。我很想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我该怎么办?
杨俊麟 不辞劳苦 合力摄制优质作品
本是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广告设计出身的杨俊麟,在毕业后偶然的机缘下进入了摄影人行列。“以往念书时最不喜欢摄影课,毕业后偏偏进入了这行。”杨俊麟表示,念书时因为家境不好而必须四处向同学借相机来完成功课,让他对摄影没有产生太多好感。毕业后,在投了履历却不得任何回应时,室友建议他到广告公司当平面摄影助理。
在急著撇开无业游民的身份的情况下,杨俊麟唯有硬著头皮进入这家公司。从小弟、摄影二助到摄影一助,他一直都很用心地在学习。直到快升上摄影师的时候,他毅然选择转换到动态影像部门(Motion Picture Department)。一切从零再开始,只为了接触摄像机。
走过漫漫长路,杨俊麟可说是见证了马来西亚影视圈80年代末的成长。一步一脚印,从胶片时代熬到现今的数码时期确实不简单。在本地影视圈的低潮时期,杨俊麟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帮助友人拍了摄影生涯的第一部电影——《第三代》。这部电影让他得了第19届马来西亚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辗转踏上电影摄影人之路。
一路走来起起落落,杨俊麟开心过,失意过;风靡过,也低潮过。如今,他已经是资深的电影摄影人,却仍保持著当初那颗炽热的心去拍每一部作品。“只要愿意,再辛苦都不怕。”杨俊麟表示,在电影拍摄时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只有咬紧牙根去面对,才能拍出一部好作品。
在过往的拍摄经验中,杨俊麟试过遇上本来答应借出场地的主人家忽然反悔。剧组中唯一懂得客家话的他只好亲自说服只愿以客家话沟通的主人家。
经过多番尝试,始终却无法打动主人家,剧组只好把拍摄地点转移到一个交通较为不便的地场景。当时,杨俊麟与摄影工作人员只能用人力与摩哆慢慢将笨重的摄影器材一件件小心迁移。“我不怕辛苦,最重要是拍摄出来的效果。”只要可以电影中呈现出最好的一面,杨俊麟愿意作出一切调整,全力配合。
新手上路 互相摸索
回想当初拍电影,杨俊麟认为自己的运气很好,不曾遇见老气横秋的导演,“几乎拍每一部电影,合作的导演都是第一次拍电影”。
在这种情况下,摄影师与导演一起摸索,一起成长。每当有些突发事故发生时,他们都会一起商讨,不曾发生争吵骂架的情况。曾经有位香港资深收音人看见剧组中那种融洽的分氛围,不禁感叹“你们这种像大家庭的感觉要继续保持下去”。自此,杨俊麟暗自决定往后在剧组中都要尽量以这种融洽的方式与其他工作人员接洽。在这种气氛下工作,就算再辛苦,心情也是欢喜的。
林书弘 自我鞭策 打造每一部新意
台湾资深影视圈工作者林书弘(小龟)在加入影视圈以来拍过了不少电视剧。从高中半工读开始就在唱片公司打工的机缘,让林书弘接触到影视工作,最终演变为终身事业。
年轻时林书弘纯粹觉得这行很特别,后来接触了之后觉得自己还蛮喜欢做幕后工作,就选择走上这条路。由于影视圈的工作时间不稳定,收入也不稳定,一开始时林书弘的家人也投下反对票,希望他能从事别的行业。然而,林书弘却坚持“要有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有牺牲”。
忆起当年入行,他坦言最难受的就是被骂。当时还是小弟的林书弘,因为不会操作器材、演员通告没发好等等的过失,拖延拍摄进度,经常挨骂。雪上加霜的是,遇上不愿给予指导的前辈。“有时候人家不肯教你,你就要偷偷地从别人身上学。”当时,林书弘只能靠观察他人的做法,慢慢地摸索。
每个角色都是商品
每一个位子都有不同的任务,当你处在这个位子上,就必须甘心接受,尽力完成挑战。现为监制的林书弘现在面对的难题就是预算上的压力。想要在限定预算内做到面面俱到,可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来的,在满足导演的要求之馀,还得设法让公司赚钱。台前与幕后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问及林书弘他怎么诠释两者之间的关系时,他笑说:“大家都是商品”。演员就像一个商品,给大家带来感动与快乐;幕后工作者则负责包装银幕上的商品,让顾客“买单”。
作品孰好孰坏其实是很主观的,不是每个观众都会喜欢,但林书弘自信地说:“我认为这个是好的,至少我觉得是好的”。无论观众喜欢与否,林书弘也不会强求观众去接受他拍出来的每一部戏,只要努力做好他最擅长的事情就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也是一种成就”他说。
虚心学习 力求突破
“如果你只是满意于现状而一直用同样的方式做下去的话,那这份工作就只是你的工作而已。”虽然有了多年的经验,林书弘仍虚心学习。现今的科技技术日新月异,市场上不断推出新的拍摄器材以及拍摄手法。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参考他人的影片,才能在画面上创新,找到新突破。
“当你往前走,剧组和工作人员就会一起前进,这样才能进步。”带著这个理念,林书弘不停地鞭策自己,丝毫不敢松懈。自我要求略高的林书弘不断地自我增值,他希望每部经他监制的作品,都可以做出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不会一成不变。
被问及最想得到什么奖项时,林书弘笑言:“什么奖都想拿!”不过,林书弘心目中最希望得到的是金钟奖,这是对他所拍摄电视剧的最大肯定。他坦言,在影视界做了这么多年,就算没有拿到这个奖,也不会觉得愧对自己,也许这一届的作品不够好或是不对评审的“口味”而已。
观众教育 大马影视整装再出发
目前,仍在发展中的本地影视圈面对的最大考验是电影教育不够完善。大马学院的影视课系太少,且师资不足导致许多学院必须以其他科目与影视科系配在一起。在这种的情况下,学生们只能选择非专影视科系或大众传播等“类似”的科系。
除了教育出有素质的影视工作者外,梁友瑄认为,教育观众也很重要。许多观众仍旧愿意花钱去看影评不好的电影,原因就在于缺乏观众教育。韩国举办的釜山国际电影节(B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简称BIFF)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釜山国际电影节是韩国最大型,亦是亚洲重要电影节之一。
电检过度 剧情支离破碎
釜山国际电影节主要是为了促进韩国电影工业的发展,以及展示亚洲的电影成就,并提供一个提拔亚洲电影人才的平台,把电影节办成亚洲电影盛会。韩国政府为此不惜砸下重本。韩国观众因此有机会观看亚洲的好电影,间接教育及提升观众素质。培养我国的观众观素质是必须的,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观众才懂得分辨哪些是值得欣赏的好电影。
另外,马来西亚电影审查委员会(Film Censorship Board Malaysia)也应自我检讨。梁友瑄认为,“我国有一些奇怪的电影限制,导致一些好电影被剪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我国可向国外电检局学习,某些不符合特定条规的影片或许只能在特定的时间上映,而不是将其过分剪接。”
此外,中国的CCTV6也是我国电视台应效仿的对象。CCTV6播放的是影视界的一些好影片或是介绍一些影视界不可不知的伟大名人。这样的举动可帮助提升观众素质,也可让本地影视工作者作参考。
编剧田开良曾表示希望本地电影语言能再精深一些。本地电影近年来有生产单一类型的趋势,且不深入探讨社会课题。对于大马电影仍不够到位,杨俊麟则认为大马电影仍在起步阶段,不能与国外大制作相提并论。大马电影应被给予一些时间让本地影视工作者能从中吸取经验,修正其中的弱点。
观众素质能透过观看各种好电影,首要的就是不分语言。除了最近很夯的中文电影《一路有你》之外,观众们也不妨去看看《Kolumpo》、《Cuak》、《Ombak Rindu》等马来影片,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