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社会,绘本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玩伴,虽然亚洲社会阅读绘本风气不盛行,但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家长重视。然而有关性教育的儿童绘本,在书局却买少见少。
“性教育一直是大人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即使很多家长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却依旧不知道该对孩子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如何开口。这时候,儿童性教育绘本的出现则很好地帮助了家长。”
因为是手作品,所以手缝绘本的设计和主题可以天马行空。有别于一般绘本,甘嘉敏用手缝的方式创作绘本,通过剪裁、拼贴、缝纫,将颜色各异的纸张,组成了一幅幅趣味盎然的画面。
手缝书为辅,父母引导为主
甘嘉敏擅长利用手边的素材,例如唾手可得的传单、物品的包装纸、回收纸等,将之融入手缝绘本里。短短的一个星期后,第一本儿童性教育绘本《小小红点哪里来?》诞生了。她没想到,这种独特的创作绘本的方式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小小一本手缝绘本,却承载了满满的心意。
当越缝越多时,身边的同学便提出到文创市集摆卖,甘嘉敏也懵懵懂懂地拿起自己的手缝绘本去了。起初,她只是去手作市集摆档,在观察其他人的作业方式后,逐渐吸收了“宣传”手法促销手缝书,包括制作和广发名片,让更多人认识她的手缝绘本。
同时,她也积极举办分享会,倡导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制作手缝书为我带来许多乐趣,包括跟别人分享,摆摊时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给予建议和学习。”
甘嘉敏每次遇上家长谘询,最后总会问她:有没有什么书可以直接给孩子看的?“虽然绘本是帮助爸妈回答孩子性问题、解决孩子性疑惑的非常好的工具。但是父母不可一辈子让书籍去回答孩子。”甘嘉敏认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通过自己的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去引导孩子,帮助获得健康的性知识。
甘嘉敏制作手缝书已有一定的基础,目前是想方法把手缝书做得更细和更好,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至于会不会创作下一本手缝绘本,她还在等待时机。“不管做什么,初心很重要。用心去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最初的心意和想法。”
创作呈现,随心而动
众所周知,一本绘本的创作与出版,免不了要经过文字思考、图像思考、图文关系、造型构图、概念表达、呈现方式、作品质感等等传统作业流程,但甘嘉敏却是把自己解放于这种传统创作行为当中,著重在作品的心灵感动,深化精神层面。“每一次下笔运彩都不是事先的构思设想,而是画布和颜色当下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就不断地涂呀涂,随后,才从色块里头找形状。”
热爱手作的人一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极高,甘嘉敏在接订单时多会说明,她需要至少六七天的制作时限,而时间控制也是她制作手缝书的最大挑战。“制作一本手缝书步骤繁琐,包括构思、绘画、设计、穿洞、缝制、包封面并贴上封面。之后再来点缀小细节,如系上书签等。”
每一本做好的手缝书,甘嘉敏都必须先过了自己那关,确认作品完美无误后,才会把作品送到客户手上。所以,没有充裕的制作时间,她不接订单。
别回避,正视性教育
其实,小孩看绘本的目的并非“明白”故事中的那些“道理”,他们在看绘本时只想融入故事里的角色,行在故事的铁道上,深入情节,透过绘本满足心里的冒险幻想。甘嘉敏以《小》举例,“一般来说,家长对《小》的评价都相当正面:我用浅显的文字,向孩子介绍女生月事、子宫构造及经血脱落过程等,绝大部分都以正确名字讲述性器官,绘图也简单、精准并且讨喜。”
“对于孩子来说,性教育是不可缺失的一环。越是回避,越是好奇,就越是危险。”甘嘉敏举例,生活中,大人经常会被孩子问到: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为什么我站著解小便,她蹲著?如果现在你还回答: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垃圾堆里捡的,或者保持沉默,或者嫌小孩多事,或者觉得羞于启齿,那都是错误的示范。提到这一问题,甘嘉敏鼓励家长让孩子了解他的由来,很自然地从女性生殖器谈起;谈到阴道,自然会提到月经,要让他们知道阴道也是进行性行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