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韵璇(30岁)是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医疗中心儿童发展中心的临床心理治疗师。毕业自国立大学临床心理硕士学位,毕业后有私人诊所向她招手,但是她最终还是选择留守政府医院,为华裔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服务。

孩子不开口说话,或动手打自己、用头撞墙壁,出现情绪或行为失控的情况,是一个警钟,说明孩子出了问题。隶属国立大学医疗中心的儿童发展中心,会协助父母诊断或评定儿童状况。当父母发现或怀疑孩子是特殊儿、成长或学习能力迟缓、或是出现情绪与行为偏差时,这里是寻求帮助的正规管道。而黄韵璇就在该儿童发展中心担任临床心理师。

大医院属于“半政府”医院,它与政府医院的共同点就是廉宜和病人很多,但是整所医院只有5位临床心理治疗师,很多个案递交了转介信以后,也要排期至少一年才见得到医生。可想而知,其肩负的工作有多重。

儿童发展中心的个案谘商室是由黄韵璇亲手装饰的,打造出温馨的空 间。图为她为壁画上色。
儿童发展中心的个案谘商室是由黄韵璇亲手装饰的,打造出温馨的空 间。图为她为壁画上色。

朝九晚九 无私付出获认可

黄韵璇说,当初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刚好国大医院开缺,同一时间也有私人机构招揽她,但是她最终选择了留守在国大医院。国大医院的工资与私人机构差了一大截,工时也很长,虽然医院的下班时间是傍晚5时,但她几乎从未准时离开,上班时间都用来接看个案,下班后才能专心写病录报告,踏出医院通常已经晚上9时。她的付出有所回报,上个月,她获得UKM颁发“优秀服务奖”,肯定并认可了她的付出。

黄韵璇是儿童发展中心里唯一会说中文的临床心理治疗师。特殊儿的诊断,需要长时间的观察,也需要父母的配合,若父母与治疗师在语言上有隔阂,就会成为协助特殊儿的绊脚石。她分享一个个案,“那个孩子会把自己打到流血,我的同事负责了很久,可是始终没有进展,她能做的都做完了,后来转介给我,我们才发现语言是很大的原因,后来那个孩子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很多父母认为临床心理治疗师是万能的,“孩子来看我们就会好,然而怎么定义‘好了’呢?唐氏症的孩子还是唐氏症,不会来到这里就医好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诊断评估,并且改善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已。”

不论自闭症、阿斯伯格症、学习障碍、唐氏儿以至各种特殊儿,临床心理治疗师是这些求助个案的窗口,需进行评估与诊断后,将个案按程度转介至相关的医生。

私人机构的临床心理师,一次的收费从250令吉起,并非个个父母都可以负担,然而黄韵璇说:“看临床心理治疗师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她也曾在自我生活保障与助人事业之间拉扯挣扎过,但最后还是无法对一般病人的需求视而不见。“若说没挣扎是骗人的,但是要是政府医院有我可以效劳的地方,我会愿意去做。”

她说,这份工作很辛苦,除了工作量吃重,还要背负著个案的负能量,鉴于保护个案的隐私,又不能随便透露出去。当她感到疲累的时候,院内的两个学姐扮演著督导的角色,为她指点迷津,让她又有撑下去的动力。

黄韵璇在沙巴伊丽莎白女皇医院向与会者讲解临床心理知识。
黄韵璇在沙巴伊丽莎白女皇医院向与会者讲解临床心理知识。

幼时曾感自身多馀 受开导活出自己

小时候,黄韵璇的父母忙于工作,留给孩子们的时间少之又少,很多时候一整天都不见踪影,连要跟他们说话,都要靠写字条。

黄韵璇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可说是尴尬的“夹心饼”。也因此,当时的她内心总觉得自己就像没有人管的杂草自由发展。她内心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与关心,无奈父母平日工作太忙,分给她的时间太少。再加上黄韵璇的大姐长得漂亮、学业成绩也优异,她从小活在大姐光环的阴影下,使她更加自卑得抬不起头。“除了爸爸觉得我漂亮,其他人都觉得我姐姐长那么好看,怎么我长成这样子。”大人们总爱把她们姐妹摆在一起比较,很多无心的言语,却让幼小的她感到很受伤。“以前我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是多馀的,好像爸妈有没有我也无所谓。”

黄韵璇深受病人爱戴,这是病人送给她的感谢蛋糕。
黄韵璇深受病人爱戴,这是病人送给她的感谢蛋糕。

没有天生的坏小孩

在念小学三年级的那一年,黄韵璇的父母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带他们上教会,“妈妈那时候觉得在教会可以学英文。”她在教会的生活里得到了牧师和牧师娘的关怀,才慢慢摆脱阴影,真正活出自己。

黄韵璇分享,自己小时候会故意迟回家,想藉以引起父母的关注,“但是我爸妈也从没发现我迟回家。”后来在牧师与牧师娘的正确引导下,才学会不需要透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爱,也因此,她开始在教会担任儿童事工和青少年事工,“我看到社区很多孩子跟我以前一样,身边缺少关怀与陪伴。”她投入参与很多教会的活动,与孩子们相依相伴一同成长,“如果不是这些孩子,我很可能会误入歧途。”

身为过来人,黄韵璇坚信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坏的,“如果有人相信你、陪伴你,你的人生会不一样。”受过伤的人,对于别人的伤也特别有同理心,她说自己很幸运,被拉了一把没有误入歧途,因此她也立志以助人为志业,“以前我以为只有临床心理治疗师才能帮到人,就跑去读这一科,现在才知道社工、辅导师也可以帮到人。”

黄韵璇在周末不时给予公益讲座,提高大众对心理卫生的认识。
黄韵璇在周末不时给予公益讲座,提高大众对心理卫生的认识。

不及回报父爱

黄韵璇说,在这条路上,她最大的靠山是爸爸,“很多人以为临床心理治疗师赚很多钱,其实我领的薪水只够过活而已。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出来私人界,但是爸爸都跟我说,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就好。”

她续道,“我很累的时候,他会跟我说,累了就休息,没关系。就算多穷都好,我知道爸爸一定会在。”但是在背后无条件支持她的靠山,上个月倒下了。黄爸爸在修葺家里的屋顶时,意外坠下过世,“我最遗憾的就是来不及带爸爸去旅行。”豆大的眼泪不听使唤地一颗一颗滑出眼眶。

在爸爸离世之前,黄韵璇计划著出国深造,只是意外来得太突然,至于未来怎么走,她还没理出一个头绪来,她眨了眨泛红的双眼,“我还在处理著心里的哀痛…”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上海女子赴瑞士安乐死 父亲:不接受也要接受 年轻人定要爱惜生命

阅读全文
张玲遭禁锢在村屋内。

5旬汉囚禁施暴女大生5年 妻女助兽夫“追生儿子”

阅读全文
消拯员积极朝阿丽娜广场礼堂顶棚灌水。(图由消拯局提供)

租用市议会礼堂庆生 宾客玩烟花玩出火

阅读全文

在信徒前示范“飞行神迹”  祭司下秒一路滚下山崖亡

阅读全文

李强感动安华访华

阅读全文

美国总统选举前夕 多州严防选后暴力事件

阅读全文

【心视野】一张肖像,弥足珍贵 My First Selfie穷乡僻壤分享爱

心视野

在人手一机的年代,拥有一张个人肖像并不稀奇,有些人的手机里甚至存有上千张自拍照。然而,个人肖像对于偏乡地方的人而言,却是...

阅读全文

【心视野】网络广播集大智慧 心愿FM冀望爱心海啸

心视野

打著全马首个佛教网络电台的名号,“心愿FM”上个月正式启播,创台台长林锦新和副台长黄雪媛希望借此打破人们对佛教的刻板印象...

阅读全文

【心视野】临床心理小镇驻诊 彭开贤为留守儿童解语

心视野

彭开贤(31岁)拥有临床心理师与辅导师的双重身份,毕业自国立大学临床心理硕士学位,现为大学讲师。如果留在吉隆坡可能有更好...

阅读全文

【心视野】志工夫妻创立关怀中心 安老院安身也安家

心视野

用“夫唱妇随”来形容刘西堂和梁彩凤最适合不过。创办美嘉威关怀中心是老公刘西堂的意愿,老婆梁彩凤则是因为跟随老公脚步,而踏...

阅读全文

【心视野】适度援助不赡养 爱心慈善摇篮发放食品助度难关

心视野

爱心慈善摇篮创办人赵崇光认为, 只有肚子温饱、安顿好家人,弱势者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去工作。秉持著这样的理念,爱心慈善摇篮每...

阅读全文

【心视野】七大骑关万里长征 李汉荣、伍大卫藉壮游为癌童募款

心视野

这是一个总行程相等于赤道周长的骑行——4万公里,一共踏足40国,穿越4大洋。李汉荣和伍大卫(David Wu)以脚车代步...

阅读全文

【心视野】陪读班老师许满君 伴孩子走在正途

心视野

“我会陪著你!”说来简单的一句话,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同理,亦非每个人身边都会有愿意陪伴他的人。今年28岁的许满君是第一...

阅读全文

【心视野】社区关怀愈人心 谢康明投桃报李送爱

心视野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75年的追踪研究显示,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上。长年从事社区关怀工作的谢康明也有相似的体会,他说,“...

阅读全文
刘建彬的梦想是开100家理发店,他笑言,自己或许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只要将Othrs Babers的理念和精神传达出去,由自家学生毕业后来开或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来做也行。(摄影:徐慧美)

【心视野】刘建彬义剪断开社会冷漠 免费授艺传递关怀

心视野

“我一直相信,理发的意义不仅是剪头发那么简单。这一把剪刀,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也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Othr...

阅读全文

【心视野】让大马美食走进美国社区 陈介福异乡凝聚大马人

心视野

移居美国35年,陈介福(Kirby Tan)这三个字在纽约和新泽西州华社是掷地有声的名字,他参与华侨活动,也和美国人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