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佳兰石化综合计划”作为大型投资项目,对于带动当地发展是无可置疑。然而,当地原本朴素的民风及生活,随著大量外来人口及技术的涌入而受到冲击,传统行业如种植业及渔业因土地被征用及填海而受到影响,尤其是渔民受到冲击更大,随著捕鱼地点的减少,鱼获量大减,严重影响当地人的生计。
为了解决边佳兰居民就业及生计问题,当局不仅提供在职训练及建设新的捕鱼中心,更与多家信贷机构合作,为当地人提供商业借贷,鼓励当地人创业经商。
据了解,负责协调整个边佳兰石化综合计划的柔州石油发展机构(JPDC),为了让当地人能够解决生计的问题,为当地人提供在职培训,例如当地作业目前急需重型罗里司机,为了满足发展时所面对的人力需要,当局也提供重型罗里驾驶及考驾驶重型车辆执照。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地重型罗里司机的薪资一个月至少介于3000至4000令吉之间,比起捕鱼收入更高。
此外,当局也协助在当地开厂的企业通过位于丹绒本哥烈的边佳兰资讯中心,招募当地人应征及提供申请就业的服务,使得当地人拥有就业机会,解决生计。
据当局透露,边佳兰石化综合计划单是在发展建设阶段,预计能提供将近5万个就业机会,在管理阶层方面,也提供将近4000个就业机会。
此外,当局也与一些信贷机构合作,除了为那些有意在当地创业及经商的人提供借贷,也让当地人能从这项庞大的发展计划中,分一杯羹,从中受惠。
边佳兰居民苏菲安(31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本身目前在“国油炼油及综合石化发展中心”(RAPID)内的一间油气厂任职业卫生与安全监督员,已在该厂任职3年。
苏菲安是经当地同样在该间工厂任职的朋友介绍,才到该公司委任的人力仲介应征。
“我们都会帮助本地居民在这项边佳兰发展计划下工作,目前单单我们的工作团队,本地员工有560人。”
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
他认为,上述发展计划确实让当地人获得不少工作机会,然而这些工作很多都是非常专业领域技术型工作,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型人才。
“在福利方面,我对目前的工作福利也比之前的工作满意,这里让我学习很多专业知识,例如现在任职的中国油气公司让我学习建造储油槽的技术及专业知识。”
也是边佳兰居民的朱丽盈受询时表示,本身2012年理科大学毕业后回到边佳兰,原本打算继续深造,但想先找份办公室的工作赚零用钱。
“正巧刚好看到有挂征聘布条,便将履历交到由‘柔州石油发展机构’(JPDC)管理的边佳兰资讯中心(PISP),过后就在资讯中心任职分析员。”
同样在边佳兰资讯中心服务的巫裔大学生苏扎娜透露,本身是经村长介绍,才到柔州石油发展机构应征,因为正好该公司需要本地人力且需要大学文凭。
“我是第一个被该公司聘请的本地人,原本在新山做工,之前还没有请到本地人时,新山同事轮流每天来回。”
渔民指捕鱼中心帮助不大
边佳兰渔民因当地发展等因素影响下,面对捕鱼地点及鱼获量减少的困境,为了解决当地渔民生计问题,渔业发展局计划在六湾的双溪慕苏(Sungai Musoh)兴建一座备有码头、冷冻储藏库、渔获市集等设施的“边佳兰渔业发展局综合中心”,供渔民使用上述设施,以便能在六湾外海进行捕鱼活动。
据当局透露,该综合中心首阶段工程已在去年5月27日完成,第二阶段工程则在今年6月开始,工程包括主体建筑工程、海事工程及周边基础建设工程,预计工程需耗时2年完成。
据一名不愿具名的边佳兰渔民反映,渔民认为位于六湾的捕鱼中心附近海域,早已有附近渔村的渔民在那里捕鱼,届时肯定不会欢迎他们这些“外来者”,加上临时捕鱼中心距离原本的捕鱼地点有点距离,运输成本相加之下,实际上对渔民的帮助不大。
“多数渔民的年龄都很大了,从小就只懂得捕鱼,教育水平又不高,失去生计的我们,根本无法找到新的工作,如今只能靠渔业发展局的津贴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