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谈谈本月发表的大部头长诗吧。
这诗是我思考犹太文明的出路所产生的文学成果,于身体意识与宗教的深层感情里寻见基督与回教文明相爱之处。它写于我2018年生日,也就是10月1日之际。是我具深厚情感(以及荷尔蒙注入)的一首长诗。它深情而抵达深远,唯以纯理性思考驾驭之。对于这首诗我不想特定说太多也,读诗吧,让(编者与)读者完成它的旅程。反而我可以谈谈抵达这首诗的“此前准备期”:蛮长的,有三年吧。2016年,我写“马利亚说”,“马利亚系列”两部诗集,那是我写长诗的开始。长诗抵达我,我就听命写下。2017年我写了有关儒学思考的诗。也创造自己的“女儒”思考系统。2016与2017之间还进行跨物种的思考,主要是从猫的感觉系统去进入,写下诸如“神爱世猫”的想法。2018年是拳击诗为主(就在那前后夹生了“天使与布拉克”这“混灵儿”)。我已经知道“天使与布拉克”之后又要做什么,是重点探讨“重力”(诗人杨牧这方面探讨得很深刻,我要突破应该是费尽心思了。我有初步想法,即把“重力”归他,引力归自己(笑)。),作为诗的“重生”之道。人要重生,要从圣灵而生,一再地。诗人“通灵”,作为“灵物”也是要在灵里一再降生。
请谈谈,你的文学爱好是如何起步的?有哪一些人,或者哪一些作品,影响了你,让你踏入文学天地?
当我认真开始“创作”,那是我9岁的时候。在那前一年,我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我是从姐姐的书架开始的,琼瑶、三毛,也有叶珊。当时看不懂叶珊,感觉飘渺。就从琼瑶的“秋歌”起步。我姐姐是琼瑶迷,我的名字取自“烟雨濛濛”的陆依萍,是大姐取的。我的“作品”第一次发表却不是文字的创作,而是一幅画,刊登在某香港儿童刊物上,而且是彩色的,让我雀跃不已,对于印刷这件事起了无限向往,一发不可收拾。问题只提起始那一步,所以以后的诸般幸运获得各长辈指点拨动任督二脉,这里就不谈。
你如何看待“灵感”这回事?
我对“灵感”的理解有几个不同层次。一开始,让我可以动笔写作的,我都视作灵感。中学至大学时期,我是靠音乐来引发思绪,完全是靠“意识流”开始及结束一部作品。第一个研究所时期在台湾,我还保持以音乐诱发想像,但是,台湾社会提供大量阅画便利,我充分使用,几乎搜遍精彩艺术的概念及样本,也疯狂涉及雕塑、舞蹈、装置艺术、艺术电影的鉴赏。那些年我是一行李箱一行李箱地买书及阅读,这些累积起来的知识,之后就是我的“灵感”泉源。大约有10年,对我而言知识就是灵感:知识整合的不同可能,知识突破的种种可能,是我的灵感结构。不超过5年前,藉著开课之便,我高密度回溯古典中国哲学及历史,这个经验让我思想层次飞越,现在再谈情感,就不是第一层的情感,而是由思想潜泳近底又浮升表面的智识整合,能为自己所有的“灵感”来龙去脉命名。
创作时,你最注重的是什么?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要求?
创作前,我注重自己的知识装备。我要先知道之前别人做过什么,我一般不愿重复,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首先要有鲜活的独创,给出别人没给过或给不到的。
在你看来,马华文学与台湾、中国及港澳的文学有何异同?若让你将马华文学拟人化,他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相同点是:属于“同文同种”。相异处,这里提一点,提得像对语言的看法,可是又非止于指涉语言,其实是“分析哲学”的范畴,将来我在(写作中的)“热带哲学”或继续发挥。(哎,谢谢您的问题令我思考!)马华中文异多方言的相遇密度较高,语言显得不纯正而貌似活泼,其实是因为不“制式”。马华语言与“异族语言”互动又异于台中港澳对外的互动,虽然与非华族“互为异族”,国家体制下大伙却是自己人,有一种语言内部的“他者作为我者,我者作为他者”的独特精神经验。这会是台中港澳要同样抵达至少需多50年才抵达的历史层次。就此而言,现阶段马华语言对中文世界很大的贡献是其“中文离散基因”。
马华文学拟人化会是一个很可爱,不落俗套的人。
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与文学相关经历,是令你觉得特别有意义,特别难忘的?
我人生很长一段时间生活与文学完全是一体的。那是从1997至2011吧。2011后我开始打开自己的文学洞穴,走入各行各业朋友的世界去接受与理解他们,为将个人世界从知识史扩大到现象界的某种整体性。在文学世界,我一辈子感激柯庆明、杨牧、顾彬、北岛、罗智成、陈黎、杨炼、杨泽、也斯、欧阳江河等诗人给我的智识启发。我写长诗其实有一点是接欧阳江河〈凤凰〉长诗的驱力而续写的。但我的创作又和我的学术学力很有密切关系,这方面顾彬给了我他的德国学术灵魂与诗歌精神;李雪涛亦兄亦师,无私地把他的海德格及雅斯贝尔斯资源与我分享,在现代性的思考上我们则互补了对方。还有一些品格高洁及才情超拔的同辈学者诗人朋友…他们都是我一辈子的真正财富。
你如何评估文学对人生的影响?对一个人的素养、生活态度,甚至是事业方面的影响?
文学使一个人气质高雅。我指的,真正的优质文学。
在个人的阅读兴趣方面,你比较喜欢哪一类书籍,为什么?近来又看了些怎样的书,请推荐一二。
我很长时间收集及阅读与神圣知识的思考有关的书籍。我觉得人最应该收集的几部书当然首先就是圣经、莲华经、可兰经、两部主要印度史诗等。此外就是希腊神话、中国诗经、老子、庄子、世界各族民间传奇、童话故事等,应该多看这些,因为这些是人类精神的源头。近来我会想推荐李小龙的《截拳道之道》,因为对我来讲,它是未被广泛认识与认同的现代哲学书。我非常爱李小龙这个曾经活过的高贵肉体。他是我整合精神与身体哲学思考的真正起点。
就个人心愿来说,你希望自己未来的作品会有怎样的突破?
我一直觉得写小说不容易写好。但是从2017年底开始,我的心里产生对人的温度,开始设想写一些小说,潜入人心的深度海洋,去触摸世上需要被抚摸的灵魂。我会继续学术的努力,诗的探索,但是,也可能在小说这一块会做出突破:用我个人独特的心智经验与人世(通过写情感与肉体)进行灵性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