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资者可能会发现,相对性的资产类别都好像有特定的周期,比如黄金VS股票,或者两种股票类型的相对周期,比如价值型VS增长型股票类型,他们的兴衰繁荣,牛熊交替,好像看似是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一种隐藏性的规律在里面,但这种感觉在金融世界里面当中是否有数据支持这种定律,让投资人可以把握到周期性规律作为投资决定呢?
人类情绪难以预测
很多资产类别给予投资者普遍的感觉上是以十年为“大运”之限,疯狂十年,便盛极而衰,倒霉十年好像应当否极泰来。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投资市场从来没有如此简单。虽然市场确实有各种周期,但资产“大运”持续的时间可以超乎想像地脱离理性预期。
我在过去多期内提到2020年资产价格大清算危机的看法,但也需要让投资者小心留意,一旦市场情绪脱离理性预期的情况下,狂牛可以有多狂。周期理论是基于均值回归的合理假设,但金融市场无非是由人所组成,而人的情绪行为往往难以预测,特别是近代货币政策下所扭曲的市场情况,引致逻辑和规律更难预测。
美股在1987年10月19日经历单日跌超两成的惨况,但以整个八十年代而言,标普指数连股息的总回报达四倍(400%),复合年均回报超过17%。假设今天是八十年代末的某一天,我问你,将来十年是否会如过去十年般的疯涨,十居期九的投资人必定回答NoWay而抱著周期逻辑理论,认为起码应当会出现一个大幅度的回调而放弃投资美股。
但事实却如何呢?美股在九十年代非但没有所谓周期的“均值回归”作出大幅回调,反而越涨越疯。标普指数连股息累涨4.25倍(425%),年均18%,音乐盛宴十年后居然可以再继续十年。然而,2000年开始的十年,美股在大区间内的740点到1500点之间上落徘徊。但是从2010年开始往后的十年,从1100点左右一直到现在2019年12月执笔时的3133点也涨幅超过3倍之多。
隐藏性投资行为偏差
类似案例非美股独有,假如追溯日股七十年代表现又是如何呢?原来七十年代的日本指数,连股息累涨400%与标普指数八十年代相约。而八十年代的日本指数,没有最牛,只有更牛,因为八十年代的日股总共回报达12倍(1200%),复合年均回报29%。
问及大部分的投资人对日本股市的印象,市场流行的一句“迷失三十年”来形容日本。日经指数在1989年12月来到最高点的38957.44之后,一直辗转迷失三十年。因为接近三十年以来的最高点,也要回顾到2018年9月的24286点,距离1989年的光辉,遥不可及。假如投资人在1989-1999年经过十年下跌后认为股市应该“价值回归”,往上寻回三万多点的话,那就要承受不可理喻的另一个十年,一直跌到最低点的2009年2月的7155点。
牛市的持久力可以超乎想像,熊市的跌幅也可以很惊人和维持很长。牛顶,熊底绝对不是理性之辈可以判断。投资市场内的各种资产类别周期不尽相同,历史只给与参考,绝对不等同会重复。虽然从小周期而论,近代投资历史都是长牛短熊,但因为大部分投资人都倾向记近忘远,早已埋下巨大隐藏性的投资行为偏差。投资如人生,没有必然,只有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