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伴、榜样、一辈子的靠山
马健敏继承父亲角色
两个男人,有缘成为父子,却可能终其一生是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父亲本该是儿子最好的榜样,儿子则是父亲最好的玩伴,但在大多数东方家庭里,无形的墙横在父子之间,两人关系淡漠疏远,即便同一屋檐下,也只是各自生活。是人父也是人子,CITYPlus FM主持人马健敏(小马)谈自己与老父和稚子的关系。
几年前,马健敏还在988当广播员时,发生了一场相当严重的车祸,“我人没事,到了广播间,找了个角落,拨电给父亲。”父亲听了沉吟片刻,关切地问:“猫,有事吗?爸爸很担心你。”(“猫”是马健敏的乳名)挂掉电话后,他泣不成声。
马健敏说:“他不会时常把爱挂在嘴边,但永远是我们的靠山,无论对妈妈、对我还是对兄姐。只要有他在,就感觉安稳。”在雪隆区发生车祸,却想拨电给人在柔佛居銮的父亲,这一点已经说明了父亲的在他心中的位置,“我当时之所以哭出来,主要是想到自己有这样一个人可以依靠,一个在发生大事时可以即刻想到的人。”
父子间不是无法沟通,而是不习惯倾诉
和哥哥相差8岁,和姐姐也有4岁之差,出生之时刚好也是家中经济状况好转之时,马健敏就是一般我们所知道的那种小儿子,万千宠爱集一身,“我的玩具是最多的,像我大儿子Kobe这个年纪时,我会常常躺在父亲身上,像一只猫。父亲只要拍拍手,我就会飞奔过去和他拥抱。”育有分别6岁和2岁儿子的37岁男人,说起儿时时光,瞬间就变回赖在父亲身上的那只猫。
父亲是中医师,母亲是家庭主妇,虽说关系比许多家庭来得亲密,但66岁的父亲终究是上一代的男人,心事不会轻易说给外人听。忆起某次回乡,父亲邀马健敏吃早餐,“一般我们都是一家人一起出去吃的,不然就在家里吃,所以他说要和我单独去吃早餐时,我内心非常忐忑。”长大以后单独和父亲出去吃饭、喝茶,他印象里几乎没有,“就算不是全家人去,也肯定有妈妈在。”
结果,那天早餐,父亲并没有特别说什么,“只是说一些生活周边的事,说哥哥姐姐的事,说生活里的一些小变化。”马健敏并没有因为一次早餐就踏进父亲的内心世界。“平常我们回乡,父亲会和孩子玩,我和他单独对话的机会不多,就算有说话,也是那些可以公开跟所有人讲的话,他会关心我在外的生活,会闲聊新车好不好开、房子装修的费用,但很少聊内心感受。”他说:“父亲在外有参与社团,有一些朋友,或许那就是他的出口,可以说一说心事,毕竟男人对家里通常是报喜不报忧。”
那作为儿子,自己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想要主动和父亲说吗?马健敏笑言:“父亲如果开口问我,我一定会好好答。会说得很详尽,会很愿意分享,但是他很少问,也许妈妈问的时候他有在听,又或是妈妈私底下会跟他说。”他不怕直言:“妈妈太常问了,所以偶尔觉得烦,但如果是爸爸问,我会很惊讶。”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我们在有事发生时,只是知会父母,而不是向他们倾诉,“也许是家庭里长期没有这种对话,所以一般上也只会讲结果,比方说跳槽了、升职了等,不会分享过程中内心的挣扎。”
父亲在家里扮演的是黑脸的角色,但对马健敏来说,对方并不是无法沟通的人,“只不过父亲的形象就是在那里,你尊敬他,不会随意去冲撞、顶撞,不会或者说不敢对他发脾气。”他见过父亲许多柔软的时刻,但也记住了他硬汉的一面,“婆婆过世,他不哭,嫁女儿,他也不哭。反之,我母亲是传统女人,会表现难过也会直接在你面前哭。”
父子之间,好像随著年纪渐长,就会自然而然进入这样的相处状态。许多人明明在儿时和父亲关系亲昵,却在父亲离开人世时,发现自己对这个男人并不了解,即便已经相处了很长的时光。“我始终觉得他是好父亲,长大后没有更多的亲密交流固然有遗憾,但打破相处模式本来就很不容易。”他有感:“将来他离开时我肯定会非常难过,不过我不遗憾,因为我想我作为一个儿子,他对我是满意的。”
“当儿子不累,但为人家长真的不简单”
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来自相对愿意表现爱的家庭,马健敏坦承自己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父亲,比照他对待儿子的方式,“但也因为和父亲之间有遗憾,我会希望自己和儿子之间能有一些不一样,希望他们可以更亲近自己,会主动问他们在学校里的事,在学校吃什么、最好的朋友是谁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通常会以同侪为重,接下来或许就会离父母越来越远,他感叹:“我也无法确定会不会将来有一天我们突然就无话可说了,只能尝试在现在建立起默契,希望将来可以持续。”
儿子现在的年纪,对母亲还是非常地依赖,而这也是许多新一代父亲的苦恼:“不管我多努力,孩子就是比较黏母亲。”马健敏指:“孩子玩耍的时候会找我!游泳、骑马打仗这些游戏还是和爸爸玩比较尽兴。”另外,他们家目前还维持著一个习惯,夫妻俩会一起给孩子讲故事,“如果我刚好忙,没有参与,他们会不开心,甚至会哭”,他笑言:“证明他们还是在意我的存在。我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却用无仇不成父子来形容父亲和儿子,马健敏不讳言:“如果我有女儿,我应该也会很宠她,不是有句话说‘女儿要富养,儿子要穷养’吗?”小儿子Kayden年纪还小,相对来说,他对大儿子Kobe较为严格,“他要的东西我会买给他,但是我希望他像我,是有纪律、有原则,不拖泥带水的人,处理事情不是抱著做完就好,而是真正做好的态度。但他觉得我很烦。”
教养孩子,负责当黑脸
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马健敏订下目标,想成为有爱、能沟通,和孩子有心灵接触的父亲,“但Kobe觉得我很凶,觉得很难达到我的标准。甚至会跟我说‘不要骂弟弟’、‘你整天都骂我’这些话,即使其他家庭成员和我用一模一样的语气跟他说一模一样的话,对他来说,我就是对他特别严厉。”相对来说,同为CITYPlus FM主持人的太太秋月比较婉转,马健敏在孩子的教养上负责扮演黑脸的角色,
“我是那种东西乱了就会主动去收的人,所以看见他玩具散落一地,就会问‘为什么不收玩具?’,我希望他懂得规范自己。”
不论是上一代还是这一代,为父者都对孩子有一定的期待,但是不是这些期待让孩子与自己的关系渐行渐远?我们不得而知,也无从考究。“我小时候因为太崇拜父亲了,所以曾经想过将来也要当中医师,但后来发现自己比较喜欢文科。”说到这一点,他感慨:“要感谢哥哥替我承受了父亲的寄望,他原本对电子电机感兴趣,但父亲阻止,他后来也真的当了中医师。而且他其实也希望到外地发展,但父亲要他回去。”反之,马健敏选择大众传播,父亲无所谓,虽然曾经希望他能到新加坡发展,但后来他选择了吉隆坡,父亲也没说什么。而今,哥哥在家乡执业,与父亲近在咫尺,关系也并没有不好。
即便同为父子,也会有不同的相处方式,人与人的关系,每一段都有它的微妙之处,或许有所雷同,却绝不可能完全一样。无论是人子还是人父,都是男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两个角色,也是他们在事情往坏的一边发展前最想要经营好的关系,只是,往往因为各种因素,不如人愿。回看自己的两种身份,马健敏坦言:“当儿子不累,但为人家长真的不简单。我作为儿子,家里没有让我背负任何负担;但为人父亲,养育孩子并不只是‘养’那么简单,不是赚够钱供吃供住就好。我很怕教不好。”这或许是所有为人父亲者的心声。无论如何,身为一个年资仅仅6年的父亲,他对自己还是有所寄望:“所谓父亲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心里,我想成为的好父亲,就是那种能成为孩子靠山的父亲。”
导演李安拍完父亲三部曲中的《喜宴》后,说过一段话:“与父母的关系,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不必要制造一种阶级观念。中国自古以来的所谓孝顺,存有一个不等的阶级观念,认定小孩一定要服从家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说到底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应当平等自由,没有阶级之分。”
受访时,马健敏也提到了这一点:“父亲的爱,我要有所回报。是因为感受到爱,所以回报以爱,而不是因为你是我的父亲,所以我必须回报。”
图为儿时的马健敏和父亲。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