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代的传统华人重视土葬,正所谓“入土为安”,仿彿不入土便无以为安。但随著时代改变,除了土葬和火葬之外,近年也出现不同形式的殡葬方法,包括海葬、树/花葬、冰葬、自然葬,甚至还出现了宇宙葬,让“死”不一定需要“葬身之地”!


在本地,土葬和火葬之外,就以海葬最为人所知。本地首家以海葬服务为主的永恒集团创办人拿督罗国文说,自2015年杪开业至今,每年只有不超过3人选择海葬。海葬,就是在往生者火化后,其骨灰撒入大海。然而,这种做法与“死有全尸”、“要入土为安”的华人传统观念完全对立,因而华裔对其接受程度仍不高。罗国文表示,大部分会选择海葬的是年轻人、单身人士或膝下无子的夫妻。

他说:“对单身人士或没有孩子的人来说,选择海葬是予后人方便,无需劳烦亲戚前来祭拜;而年轻一辈大多则因不想要繁复的仪式且免去家人于清明时前往拜祭的辛劳。除了个人因素,宗教也是左右人们选择殡葬方式的原因,一般选择海葬者都是基督徒、天主教徒或佛教徒。”

罗国文说,海葬并非新兴殡葬法,但利润不高,所以不被本地的殡葬业者积极推广。“天然资源和环境部早已规划好每个州属撒骨灰的地点。”海葬无需申请执照,家属只需在政府定下的13个港口或河口的一公里外,便可把骨灰洒到海中。罗国文经常被问:“海葬不冷吗?”“为什么要他(往生者)‘死’这么多次?”…面对民众的不理解,他正面说道,从前火葬在本地推行时,也遭到民众排斥,但随著时代的变迁,土葬价格越来越高,让大家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接受火葬,因此罗国文相信有朝一日,海葬也会成为本地的主流殡葬方法之一。

他不忘透露,有些往生者选择海葬,但家属不了解这种葬法,加上遭到殡葬业者的游说,因此选择一半海葬、一半火葬。“你说怕亲人在海里会冷,但你这样做岂不是将他的身体分开,就好像骨灰塔里只有上半身,海里只有下半身。这样才是死无全尸!”

 

事先规划 免被宰割

不同于土葬和火葬设有墓碑、灵位,海葬无需任何风水宝地或骨灰位置,当骨灰撒进大海的那一刻,就随风随水而去,不留一点痕迹。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没有墓碑就无法在清明节时悼念亡者,但罗国文认为,清明的真正意义是追思先人,即便没有墓碑,家属还是可以在清明时节,与家人相聚家中,一起缅怀亡者过去的一点一滴。再者,海葬属环保葬法,骨灰在经过摄氏800至1200度的高温火化后,成为无机物碳酸钙,不会造成污染,而有害病菌也无法存活下来,是绝对安全的做法。

除了传统将骨灰撒在海上的海葬方式,美国佛罗里达州早前也推出了世界上首个海底墓园,将往生者的骨灰融入水泥制作成墓碑,再由家属潜入约13公尺深的海底墓园中将其嵌入纪念礁石中。纪念礁石的混凝土结构含有高PH值,最终会成为珊瑚礁,并吸引海洋生物栖息,促进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罗国文认为,本地殡葬费用越趋高昂,他曾在医院太平间看见数十具婴儿尸体放在同一个柜子里,院方甚至向他透露,主要因为家属无法负担高昂的殡葬费用,而不敢将遗体领回家。“由于海葬无需购买任何的风水宝地或骨灰位置,价格会比土葬来得便宜。”他认为,葬礼做得多大、墓地多富丽堂皇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如若你真的要对家人好,不如在他还在世时尽孝。

他不忘强调,事先规划身后事非常重要,不要把殡葬负担交给家人。“面对家人逝世,大部分人都已经六神无主,这时很多生意人(殡葬业者)就会来乘机赚一笔。”他以自己为例说道,2年前,父亲因为患癌离世,当时父亲并没有做任何事前准备,不过已经嘱咐要土葬。“老实说,当时父亲离世我没有过问太多,殡葬业者说什么就做什么,前前后后花了超过10万令吉。”后来,他才发现,原来在3天的仪式里,仅仅矿泉水就花了2000令吉。“虽然觉得不可能,但又能怎样,华人不会于事后再为此计较。”

为避免事情发生后,任人宰割,永恒集团推出了分期付款计划,为期30年,每年399令吉,即是1万1970令吉,此配套包括3天2夜的个别宗教仪式以及海葬。“只需一年,这计划就会正式生效。倘若,未供足30年就不幸离世,同样可以享用此配套,而且无需填补差额。”他也了解,每个人的想法会随著年龄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如果10年后,你突然发现自己不想海葬了,你也可以升级配套到土葬,价钱介于488至988令吉。”

 

逾八成人接受无地之葬

你认为“死,需要葬身之地吗?”根据《东方日报》早前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在6700个答卷人当中,逾84%表示可以接受无“地”葬身,更有不少人表示可接受海葬、太空葬等葬法。但调查结果和现实似乎有很大的差异,罗国文表示很多人虽然口说不介意无葬身地,但内心其实无法接受,又或者是遭到家人反对。

网民说:

人离世后,灵魂会离开肉体,只剩下一个躯壳。其实说好听些叫躯壳,说不好听些,其实捐献器官后就是已经毫无用处的垃圾。你又能保证后代会祭拜到何时呢?既然如此,又何必再霸占地球资源?火葬、海葬、天葬、树葬又有什么问题呢?——Amelia Wen

不管什么葬,遵循个人意愿很重要!我国至少还有这方面的自由。——陈奇峰

我也是签了器官捐献卡,能用的器官全捐了后,再来个树葬,人生就完美落幕了。——Chong Mee Hen

我喜欢树葬…我觉得任何葬礼的仪式都是在抚慰家属心灵。我有朋友也是希望海葬,逍遥自在…自己死后当然逍遥自在,苦的是家属亲友的思念。于是家属最后帮他火葬、设灵位…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家人去世了却没有位置。葬礼都是一门心理辅导,虽然我喜欢树葬,但是死后一切以家属决定为主,他们觉得舒服的就去做吧。(所以在这位朋友身上学习到,凡事要做好准备,不只自己,还有亲属。因为在生者可能要面对几十年失落与思念,如果有灵位让他们做些事情,有个物体寄托心灵,我也不抗拒。)——Crsytal Saw

太空葬:加入浩瀚星空

有人选择往生后在四海漂游,也有人选择在浩瀚宇宙中走完最后的里程。美国Celestis公司在1997年推出了全球首个太空葬服务,并将之命名为“太空纪念服务”(Memorial Spaceflight Services)。

Celestis共同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员查理斯(Charles M. Chafer)对《东方日报》表示,该公司会将1至14克的骨灰或DNA样本射向太空作为太空葬的象征,而其馀骨灰则需要以其他殡葬方式处理。太空葬共分为4种,包括宇宙飞行、地球轨道飞行、月球旅行及人工卫星。宇宙飞行是将骨灰发射到亚轨道上,进入太空感受微重力,再返回地球。亲友可将其飞行舱领回作为纪念品;地球轨道飞行将含有飞行舱的太空船放置在地球轨道上,并且停留25至200年(取决于轨道的高度),最终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像流星般燃烧;月球旅行是将装有骨灰的航天器永久放在月球表面;而人工卫星则是将飞行舱往太空轨道发射,将其设置在围绕太阳的永久轨道上。

太空葬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查理斯指出,现今越来越多人选择太空葬,希望以此替代传统葬礼。“大多人选择太空葬的原因是对科幻小说、太空及天文学感兴趣;有些人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加入宇宙’;而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冒险。”

他说,该服务在日本反应热烈,占公司业务的20%,但亚洲其他国家则刚开始意识到有这种殡葬服务,目前正有几个亚洲国家表示对此服务感兴趣。有鉴于该服务地点在美国,有意参与者可将骨灰或DNA样本邮寄到美国,服务价格介于1495美元(约6140令吉)至1万2500美元(约5万1000令吉)。

花/树葬:化作春泥更护花

树葬与花葬是环保葬的一种,以火化方式将遗骸烧成骨灰,不做永久设施、不放进纳骨塔、不立碑、不造坟,让骨灰归于土地的一部分,永续循环于世。两者的本质相同,即骨灰装在可分解或环保纸袋内,埋藏于地底下,再种上花树。骨灰可在一两年后溶解于土中,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另一种方式则是将骨灰洒在树、花或草之间,以其孕育花草树木。

零葬:悄悄地走 死后归零 

华人向来看重殡葬礼仪,就算没办法花大钱厚葬,也会办简单仪式的薄葬。不过,日本近来兴起死后归零的零葬,以默默离开的方式告别世界。所谓零葬,就是在过世后直接送去火葬场,不举办葬礼。火化后,也不带走骨灰,交由火化场工作人员处理,无需墓地,也不用拜祭。日本殡葬费用不菲,一场葬礼平均费用需约250万日圆(9.3万令吉),若加上墓地则需高达500万日圆(18.6万令吉),而零葬只需付火化费用,价格约20万日圆(约7400令吉),是储蓄不多,又不想增添后人负担者的选择。与传统的殡葬仪式相比,零葬化繁为简,真正尘归尘、土归土,也更加符合现行全球著重的环保概念;但对许多人而言,要做到不办葬礼、不留骨灰,并非易事。

冰葬:极冻化粉 一年就可分解

冰葬是北美爱斯基摩人的葬俗。老人患病后不愿成为家庭的累赘,当他们预感到死神将要来临时,就对儿子说,自己年老困倦,想要睡觉,需要一张兽皮。儿子会意,即准备一个冰洞,让父亲躺进去,用兽皮盖好,然后用冰块封住洞口,父便安然死去。5天以后,儿子需在冰洞上方挖一小孔,认为这样父亲的灵魂便可离开冰洞,升入天堂。瑞典的Promessa公司由此获得灵感,将之延伸成一种环保葬法,引起瑞典、俄国、澳洲、韩国、中国等多国的关注。

Promessa的冰葬,是将遗体置于摄氏零下18度的环境中急速冷冻,再放入摄氏零下196度的液体氮中浸泡,使遗体变得脆弱,轻易化成粉末。接著,于真空环境中将遗体中的水分抽干,并以金属过滤器将冷冻后馀下的全部金属和其他杂质滤走。相比于传统的火葬,冰葬的效率更高,并且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冰化后的骨灰可放在环保可分解棺木内,再进行埋葬。坟墓深约30公分,只需一年左右,棺木和死者的遗体就会被分解,一切尽归黄土。

 

海葬无需申请执照,家属可自行租用船只,在政府指定的港口或河口的一公里外洒下骨灰。
海葬无需申请执照,家属可自行租用船只,在政府指定的港口或河口的一公里外洒下骨灰。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突然呼吸困难 青年猝死房内

阅读全文
陈宗(左4)到三合港苏丹街小贩中心了解单一语文的新招牌。左起:拉美士县议员郑雅岭、刘维骏、三合港村长辜锦荣,陈宗、拉美士县议员陈逊益及拉美士县议员姚威遵。

新招牌改为单一马来文招牌 三合港小贩中心华印小贩不满失望

阅读全文

2罗里5车相撞! 南北大道连环撞致10公里车龙

阅读全文
图取自网络

男子收藏电话卡20年 退费获得2.8万

阅读全文

伊党:我们更适合领导国盟 民政:慕尤丁当之无愧【东方头条】2024-11-22

阅读全文

《黑神话:悟空》荣获《金摇杆》年度最佳游戏

阅读全文

【死有葬身地特辑(二)】广东义山著手申遗防逼迁 积极美化 变身景点

特辑

虽说养生送死是政府的责任,但在城市过度集中发展、寸土如金的情况下, “死人和活人争地”的讨论不休,以隆市中心的广东义山为...

阅读全文

【特辑】海映蓝白方

特辑

建筑即便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在本质上仍是门技术活,必须达到为人服务的目标。王戈指,剧场除了外在形象,内里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

阅读全文

【特辑】古城史诗 从剧场说起

特辑

马六甲庆祝入遗10周年当天,第一个走出中国的又见系列《又见马六甲》盛大公演。为演出量身定做的剧场矗立在马六甲海峡旁,白蓝...

阅读全文

【现代儿童压力特辑(三)】别逃避,与压力同行

特辑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压力对身体有害,但临床心理师李雯怡却认为,“压力”是个双面刃,将压力转化成动...

阅读全文

【现代儿童压力特辑(二)】雪隆华小自我要求高

特辑

2017-2018雪隆区学童压力报告《生活资讯》耗时近8个月,走入雪隆区8所华小,向2179名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阅读全文

【现代儿童压力特辑(一)】输不得,偏要打分数

特辑

我是满分孩子!“集权军训式”教养、“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已不再是现代家长的育儿心经。但求平顺不怕慢,但求通关少碰壁,然...

阅读全文

【我是这样的女人(4)】读者投稿六

特辑

当一个健康的女性与你的体形和腰围无关。我们得开始专注那些你在乎的事、你的感受,以及你对自己的看法。──美国前第一夫人蜜雪...

阅读全文

【我是这样的女人(4)】读者投稿五

特辑

我对生活充满热情,每天都像火一样燃烧,深怕浪费一分一秒。我不理会他人眼光,担心我把生命投资在错误的方向,最后我这女汉子会...

阅读全文

【我是这样的女人(2)】黄渼清职场回归家庭 到哪都是女强人

特辑

“以前我的鼻孔朝上,眼睛是看不到人的。”很难想像,穿著简朴,在家中庭院种菜养鸡、替孩子“在家自学”(Homeschool...

阅读全文

【我是这样的女人(1)】允许自己脆弱 要求自己勇敢 蔡慧耀从不幸中蜕变

特辑

“熊妈妈”是蔡慧耀担任孝恩生命故事馆志工时的昵称,看似为亲近小孩而取,其实来自亡夫李骏雄的名字,承载著深厚的思念。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