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子而言,数学就是“死背公式,一直算、一直算”的科目,历史也被标签为一科“只靠死记硬背又沉闷”的科目,峇株巴辖华仁中学数学老师林汶良及笨珍培群独中历史老师李文辉却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打破学子对于上述两个科目的刻板印象,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项成就也让他们双只荣获第二届郭鹤尧精神奖的卓越奖。
由柔州华校董教联合会和宽柔基金会联办的第二届郭鹤尧精神奖,本届两名卓越奖得主日前接受媒体线上联访时,分享本身教学心得及理念。
其中,已升任为笨珍培群独中副校长的李文辉日前接受媒体线上联访时分享本身教学心得及理念。他坦言,不少学生对历史科目都有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因此必须透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想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
他回忆,本身刚回到母校教学时,经过一年观察后,发现户外教学更适合学生,于是开始将历史当成一种课外活动来教历史。
李文辉:采用户外教学训练 发掘学生多元能力
李文辉进一步分享历史户外教学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古迹巡礼(带学生到历史景点或文物馆参观)、田野调查(除了课本上教的,也到义山、社庙、乡镇,考察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和口述历史(采访长辈)。
他认为,教学不该只是为了考试和知识,必须发掘学生的多元能力,经过这种户外教学训练,更能补强学生各方面能力。
他举例,现在的学生对家中长辈说话都没大没小,但是当他们到户外访问年长前辈口述历史时,态度上会变得收敛,这种就是一种额外的道德教育及反思。
“同样的,这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甚至为了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也会鼓励学生将从户外教学所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成文,并投稿给报馆,若获得刊登,对他们就是一种鼓励,也会加强他们的求知欲。”
他也分享,本身曾将学生投稿的稿件集结成书,成功出版《走进历史的田野》,回馈给笨珍华社一些历史资料。
询及得奖感言,李文辉坦言因教学方式被肯定,而感到高兴,但开心的感觉很快就平复下来了,毕竟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大家一起促成的,并非他个人。
他也希望,郭鹤尧精神奖未来可以扩大到让国中或小学的华文老师参与,因为他们也做的很辛苦。
林汶良:以说故事和脑力激荡 启发学生对数学兴趣
拥有28年数学教学经验的林汶良老师接受媒体线上联访时坦言,不少学生都对数学感到害怕,也觉得这是一科很难掌握的学科。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他在教学时并不会那么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他分享本身的教学心得时强调,若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改变对数学的看法,就必须以说故事或是脑力激荡的方式来启发学生。他有不少学生被这样的教学方式感染,从而喜爱数学,也愿意在升上大学时选修数学系。
“其实任何科目都一样,知识的掌握还是其次,最重要是透过学习数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及观察能力,以便日后应用在生活上。”
林汶良说,数学知识确有其作用,尤其是未来在大学选修工程系或电机系时必须先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但他认为,这些都是次要,不少人都误解,认为学习数学只能掌握数学知识,其实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也同样能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
对于数理能力不太强的学生,林汶良则主张不要有太多的要求,也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但尽管如此,学习的态度还是非常重要。
“一些学生连尝试都不去尝试就放弃学习数学,是不恰当的学习态度。但对于那些很努力,依然没有数学天份的同学,我会非常乐意帮助及拉他们一把。”
因成功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荣获第二届郭鹤尧精神奖卓越奖的林汶良坦言,得奖当然感到开心,也因为被重视及认同而感到欣慰,这也是一个让他继续努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