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7日讯)麻坡老店中文商号被令拆除风波引起关注,受访文史工作者认为,近百年历史的老店柱子刻有中文商号越来越少见,地方政府应将这文化保留起来,同时向外积极推广本地特色文化,作为吸引游客前来的景点。
麻坡市议会执法人员本月4日通知麻坡市区丝丝街上城(三马路交界)的数名华裔商家,指有关商店招牌的中文字体尺寸不符合规格,违反市议会2011年广告招牌执照微型法令第29条文。执法人员下令商家拭除柱子上的中文字眼,并拆除大于国文字体的招牌。
上述指示令有关商家大感无奈,也引起华社的强烈反弹。所幸中文商号被令折除事件峰回路转,麻坡市议会主席慕斯达法昨日宣布,一切保留原状,中文雕刻商号也获得保留。
老店柱子中的中文商号是不少乡镇老店的特色,来自峇株巴辖的文史工作者林庆文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老店柱子上的中文商号见证当年先贤从中国来到南洋谋生,从远方所带来的文化。
“柔州境内如麻坡及峇株巴辖的老城区,拥有较多具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建筑物,当年商家往往会将商号雕刻在柱子上,这个雕刻工作是经验与技艺的结合,商号背后是艺术家用心做出的艺术结晶品,结合了雕刻、书法及艺术于一体。”
柱子商号是艺术
他透露,在峇株巴辖的大马路、布店街及仁弄街一带的店面,许多商店是在80年前就已经存在,当时不少由华裔经营的商店如老字号的杂货店、药材店及金店,会在柱子上刻上或写上中文字的商号。
“峇株巴辖有近100年历史的中文商号,彰显出不一样的文化之美,政府应致力推广本地文化牌,擦亮州内的旅游业。”
他说,上述工艺随著老一辈书法家及匠工年纪渐大,越来越少人传承著,如今多数人透过电脑技术来设计招牌,市区新建的店屋和建筑物,已经无法看见店家将商号刻印在柱子上。
来自麻坡的文史工作者郑昭贤也说,麻坡拥有中文商号的老店柱子是从20年代开始,至今拥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些具有特色的中文商号要集中在麻坡二马路及三马路的餐饮、金店、五金店及咖啡店等。“这些老店的建筑设计除了柱子上刻有中文商号,一些老店也雕刻装饰花纹和漆上色彩,这些悠久及富有特色的文化历史应该保留。”
见证发展史 凸显多元文化
峇株巴辖老街商店拥有近百年历史,老店柱子刻上中文商号,不仅见证市区发展历史,也凸显出多元文化融合的景象。
《东方日报》记者走访峇株巴辖老市区,发现不少老店包括书局和茶室,甚至是峇株远近驰名的张亚泗云吞面店的柱子都刻有中文商号和行业性质,一些老店墙上也嵌上大大的中文字。
受访商家透露,这些店面很多已由第2代,甚至是第3代接手经营,但一些已转手给其他人,也因随著时代演变,出现新颖的装潢设计因素,不少具有特色的中文商号已被抹除。
峇株巴辖永安街的太安和药行,原拥有中文商号,该药行负责人卓可崀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药行传承至他已经是第三代,因为店面有重新装修,因此刻上中文字商号的柱子已经被拆除。
老店建材扎实
他认为,传统文化越来越少,上述工艺特色应该尽量保留下来,让这个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继续延续下去。
“峇株老区从1916年代开始,就有商店的柱子刻有中文字商号,但随著时代的变迁,许多店家已由下一代接手,加上有些老店重建,就抹去了这些古早文化痕迹,因此这个特色已慢慢减少。”
位于峇株巴辖仁弄街的文海书局,至今仍保留传统的中文商号,经过粉刷后,展现新面貌。
该书局负责人陈启盛受访时表示,老店中文商号对峇株人或许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景象,但在一些大城市,这类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物已非常少见。
“老店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非常扎实,加上店面及柱子已经重新粉刷过,因此不会轻易腐蚀或损坏,柱子上的中文商号也不会轻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