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22日讯)峇株巴辖巴刹路,俗称“老巴刹”的旧公市为社区核心,各族和谐共处,人情味浓厚,耸立在该处已有一甲子的“老巴刹”今日结束营业,佐以温暖的老区风光被画上句点,巴刹摊贩告别老巴刹,尽显不舍之情。
时代更迭,曾经繁华的“老巴刹”旧公市周三挥别斑驳建筑,准备在2年后,迎接设备齐全的两层楼新公市,惟在重整期间,逾200个摊贩将迁至隔邻沙曼拉路的临时地点营业。
不少摊贩与“老巴刹”一同成长,他们年轻时靠著在巴刹内的小档位养家糊口,中年后再与孩子一起经营这门小本生意,一开业就是半个世纪。
如今,宛若峇株历史缩影的“老巴刹”拆除在即,7月3日搬迁至米娜务固新批发公市的业者,早已收拾好心情,继续为生活忙碌。最后一天在巴刹内叫卖的摊贩,则对已经营数十年的档位展露不舍。
峇株巴辖公市公会会长陈合坤接受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老巴刹”在过去热闹繁华,是峇株市区具有代表性的坐标之一,惟必须顺应时代作出改变,以应付日益增多的人流量。
搬迁重整环境更好
他透露,其祖父是在“老巴刹”谋生,他从父亲手上接手档位生意,巴刹承载了三代人回忆的光景,即将成为历史,令他惋惜不已。
“‘老巴刹’在70年代虽稍有整修,但历经风吹雨打,设施早已陈旧不堪,能够搬迁重整是好事。我感谢市议会协助我们在更好的环境下讨生活。”
陈合坤希望,市议会能够协助摊贩在临时地点的两侧增设凉棚,改善该处光线过甚的问题,让摊贩免去日晒雨淋。
各族和谐共处
经营蔬菜档位已约50年的林凤吟(65岁)表示,她在“老巴刹”租借经营的两个小档位虽然已老旧,但巴刹内少有的人情味,令她依依不舍。
“我从年轻就在这里卖菜,我的孩子也在这里成长,他长大后也在这里生活,这里多数是巫裔朋友来买菜,久了关系也好了。”
林凤吟希望,搬迁到临时地点后,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巴刹采购食材,友族同胞也能继续光顾,继续“老巴刹”各族和谐共处的独有景象。
鱼虾摊贩林雅桂(55岁)指出,“老巴刹”在过去人潮熙来攘往,自原本在公市外营业批发生意的业者搬迁至新批发公市后,老区已不复从前热闹。
她表示,她接手鱼摊生意仅短短3年,但对她对“老巴刹”并不感到陌生,这段“新感情,旧回忆”,也令她心中满是不舍。
“搬迁的临时地点临近,但有碍于交通不顺畅及档位窄小,恐让峇株人减少光临湿巴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