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柔州各华小,偏远地区出现微型华小多的现象,甚至需依靠友族学生来充数,前景令人担忧。今年将出现更多的学校包括哥打丁宜的马威华小、大新华小及培正华小。
位于哥打丁宜甘榜马威的马威华小,已经在去年底完成新校舍移交仪式,2015新学年的学生将到哥打丁宜大马花园的新校舍上课。
由于位置偏僻,附近的居民都陆续搬走,所以长期面对学生人数不足的情况。随著迁至新校舍上课,新学年学生人数将从原有的44名增加至98名。
华小学生人数逐渐减少,将学校搬迁至人口集中的地方是保校的办法之一,但迁校条件苛刻,过程繁琐,实施起来一点也不简单。
柔州董联会总务锺伟贤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欲申请搬迁的学校,是需要获得全校学生家长百分之百的同意,才可以获准搬迁。
迁校条件不简单
“只要是其中一位家长不同意迁校,计划就无法实行。在迁校过程中,董事部也需筹募建校基金,所以迁校条件不简单。”
因受边佳兰石化工程影响的大新华小,2015年新学期将暂时与边佳兰四湾育本华小共用校舍。双校共校方式是让育本华小的学生上上午班,而大新华小则上下午班。
另一所同样受边佳兰石化工程影响的培正华小,目前已确定将迁入古来太子城,新校舍在去年杪开始进行打桩工程,预计2016年新学年前可以完成。
另外,峇株巴辖县学生人数最少的华小-育才学校校长江际祺透露,教育局官员曾于9月23日前来该校交流,并提出合并建议,唯该校董事部,家教协会及校长始终站稳立场,均坚决反对合并意图。
他指出,官员是本著节省开销及壮大学校而建议合并,然而华小是华族的根,,即使仅剩一名学生,学校也会坚持办下去。
他说,该校近年来的学术成绩获得很大的进步,包括在2013年荣获“柔州华小小六评估考试学校平均等级”全柔第一名。
“目前共有17名学生,我们一直都采取爱心优质教育的办学方针,因每班人数少,促使老师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对有学习迟缓的学生有很大帮助。”
有教无类 坚持华校本质
人口不断往城市移动是不争的事实,身为柔州华教护航者的董联会,该如何面对此趋势?
柔州董联会总务锺伟贤锺伟贤直言,当代华教工作者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思考如何让这些微型小学能继续生存,面对现有的趋势。
他认为,这些应变方式就包括增加非华裔的学生人数,但他强调前提是必须坚持华校的本质,教学内容绝不能变质。
“如今沙巴华小约有40%的土著学生,我们可以以此为借镜,纵使是非华裔学生,我们依然要秉持著有教无类的精神,根据华教的课程内容,教导中华文化。”
此外,他表示,2011年全国华小人数超过60万人,但在2013年,人数却下降至56万4510人,再看全柔的学生人数,2010年共有11万651名华小生,2013年则有10万2642人,3年间减少了约8000人。
他指出,虽然学生人数的减少确实可纾缓华小学生人数爆满的现象,但若根据实际标准计算,新山县需要至少8所华小,包括新山东北区的乌鲁地南、优景镇、烈光镇及郊外岭需要至少两所华小,百万镇、马塞及福林园则各需要至少一所华小。
“我们‘不合并,一间也不能少’的立场依旧不变,而且还需要增建华小。”
他说,虽然华小生的人数下滑,但根据调查,华裔家庭将孩子送进华小就读的巴仙率是97%,可见华小并非面对国小或国际学校的竞争,相信是因现在迟婚、生育率下降或是不婚的问题。
麻微校占半数 部分靠友族充数
麻县华小发展工委会主席拿督辜金强指出,麻县微型华小超过半数,当中不少学校每年初皆必须为是否有新生报名的问题而烦恼,部分更需依靠友族“支撑”,前景令人担忧。
他以巴力浮内育明学校为例,由于学校空间不足、校舍长年累月遭白蚁侵蚀形成危楼,以及附近设有另2所华小,导致学生人数逐年下降,明年度学生只剩下42人。
“工委会目前正积极争取将育明学校,搬迁至人口增长迅速的新山县,但前提需获得董事及家长们的支持。”
“我们期望能把缺乏学生来源的华小准证,带到华人密集地点建立新华小,以让华教事业永续经营。”
峇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郭耀通则表示,据他所了解,2015年峇县华小数目依旧保持一样,并没有任何微型华小因学生不足而需面临合并或搬迁问题,也未有听闻微校被迫合并。
他指出,该工委会会致力捍卫“一间都不能少”理念,坚决反对合并甚至搬迁计划。
“目前峇县华小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人数不均匀,一些华小的学生面对爆满,其他学校则面对学生不足于开班问题。”
他认为,在解决学生问题,各华小校长应给予充份合作,如果报名人数爆满,就应说服家长或介绍学生前往附近学校就读,让每间华小的每班学生人数可保持在30名至33名为佳,不会因过多学生而出现难于授教情况。
“各华小校长在学生人数上应互相配合,可确保每间学校的人数均衡,因华小是属于半津贴小学,华社应多加珍惜,尽量多报名就读微校,确保微型华小不会因没有学生就读而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