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8日讯)跨国企业在行动管制令前进口30个货柜,总值78万令吉的塑料原材料,岂知在限制放宽后,前往巴生港口码头取货时,却发现提单的名字已遭人更改!
这家生产塑料原产品的企业,坐落在北海。其中一名来自香港股东郑永国(60岁)今日在马华霹雳州公共服务及投诉局主任刘国南的安排下,召开记者会道出本身的情况,促请大马执法单位介入查明真相,挽回外资企业的信心。
郑永国表示,其公司是在大马实行行动管制令前,向香港的一家公司订购从德国入口的塑料原材料,而货柜刚运抵时,不巧遇上行管令,所以只得暂时存放在巴生港口。
然而,当我国宣布进入复原行管令后,他即委托一家物流公司前往取货,不料被告知提单名字不再是其公司,令他感到错愕万分。
他指在发现不妥时,已第一时间联络香港卖家,并确认彼此,甚至是德国的供应商都不曾申请更换货柜提单名字后,进而怀疑有人擅自更改提单名字。
“我曾质问船务公司,对方只表示提单名字的确不再是我的公司,过后就再没下文。”
深感不满的郑永国已剧情向马来西亚警方报案,并通过律师致函巴生港务局及船务公司,要求事件未厘清前,任何人皆不能提取该提放在港口的30个货柜。
此外,他补充,其公司是去年8月开始在槟城北海设厂,至今已进口了750个货柜的塑料原材料,当中75%则是通过同一家船务公司负责运送,这是首次发生提单名字被改的情况。
他也指上述30个货柜的原材料,足够制作26至28个货柜的塑料原产品,再运往中国加工,而发生此突发情况已影响公司的生产线,还有旗下160员工的生计。
“由于事关重大,香港卖家及德国供应商已各自报案,而香港中华总商会也计划于明天,在香港召开记者会公布我们的遭遇。”
另一方面,他解释,其公司选择在大马设厂,主要是相中大马的民情与香港相似,除了在北海运作中的工厂,位于霹雳珠宝的新工厂也在筹建中,惟在这次的经历下,或多或少已影响他投资大马的信心。
他也说,基于之前是在霹州提呈公司注册申请,所以在听取警方劝告后,选择返回霹州报案,并寻求霹州马华的协助。
针对郑永国的遭遇,刘国南表示已电邮巴生港务局及关税局要求关注此事,目前还未获得回复。
“虽然这是个别案例,但足以影响我国的声誉,若处理不当会引起国外与本地出入口厂家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