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许多学生需长时间待在家里上网课,难免缺乏社交和运动,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业,他们的精神健康,也可能受到影响。
槟州研究院历史与区域研究组高级分析员锺佩妤在该研究院出版的《新冠肺炎对青年的冲击》中指出,根据一精神健康组织于去年3月在英国向原本有精神健康病例史的学生进行的民调,83%受访者认为疫情导致他们的精神健康问题恶化。
“原因包括学校关闭、失去规律、受限的社交联系。”
她补充,学校复课后,并没有自动舒缓学生的精神健康问题。
该组织于9月进行的民调也显示,61%学生认为复课对他们造成负面冲击,只有27%喜欢复课。51%受访者认为需保持人身距离对他们的精神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16岁的她,最近常发恶梦,而且是在梦境里伤害自己、伤害家人!
她最近的睡眠不是很好,常常迟睡早醒,日常作息变得乱七八糟。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她无法随便出门。她醒了之后,就待在家里,甚少机会和朋友面对面交流,只能通过电话沟通。但是,她家人不允许她常用电话,因为长时间对著电话也不好。
结果,她最近脾气不好,与家人的关系也恶化了。
以上就是心理辅导师李馨君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分享最近遇到的一个案例。她说,该少女从小就有一点焦虑,对学习缺乏动力,而最近出现疫情后,情况更恶化了。
避免孩子自我责怪
她说,该少女原本担心别人批评她有这种梦境,不过在做了心理测验后,少女才发现本身原来也没想像中那么不正常。
“之后,她的情绪就慢慢缓和,说话的语气也比较和气。”
她分享,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辅导师要做的是要先了解对方的情绪,让其得以纾解,然后做正面的沟通。
她强调,很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这并非个案,全球许多人也面对同样问题。
“并非每个家长都会看到,所以我们要让这个(心理问题)变得普及化,不要让孩子自我责怪,然后把问题复杂化。”
她指出,在疫情出现后,去年前来其中心接受辅导的人,比前年增加了近80%。
她目前有和槟州政府合作,以进入校园办讲座,教导老师如何开导孩子,也教学生如何帮助其他的同学。
李馨君分享,父母也可在各方面协助青少年应对疫情,以提高适应能力,包括健康饮食、运动、充足睡眠、放松、获得家庭和社团支持、应对学习变化和压力。
她建议父母可寻找能帮助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洗温水澡或淋浴、看电影、绘画或彩色。
“青少年也需获得家庭与社团支持,因此应多参与家庭活动、与家人交谈,找可以支持他的资源,如朋友、家人、老师和团体。”
她建议父母协助青少年提升学习技巧,如做好时间管理,先制定一个时间表,为每个科目分配特定时间,抛开杂念,每次只专注于一个科目,留出时间进行复习和提问。
她也希望青少年懂得求助,并希望父母协助建设恢复力,即在面对冲击后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同时可通过探讨优势和弱点、提高学习技能、设定学习目标来提升自己的恢复力。
父母扮要角 助孩子走出孤单
李馨君认为,青少年在疫情期间面对种种挫折和限制时,感到焦虑是正常的,并不需因此而感到孤单。重要的是,长辈可帮助青少年承担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个人责任,并支持他们保持身心的健康。
“为减缓疫情的传播而施行的人身距离,对青少年来说尤其困难,因为运动、学校旅行和其他长期计划的活动被取消或展延,他们也与朋友和外界隔绝。”
她分析,疫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感到压力、孤独和退缩;对考试和累积的课业感到焦虑和担心;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情绪困扰;家庭暴力、经济收入问题造成的家庭压力。
“当青少年感到无法应对问题时,就会感到心理压力。压力会影响身体、感受和行为。影响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头痛,有些人会有睡眠问题。”
她提醒,父母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出现这些变化,如注意力和集中力方面的困难、游戏成瘾、学习表现欠佳和拒绝上学、逃课和不遵守校规的行为、不想做以前喜欢的活动、过度担心和悲伤、不健康的饮食和睡眠模式、烦躁和愤怒、使用酒精、烟草或其它药物。
“请父母让青少年明白,在生活中将会面临不同的挑战。记住,我们永远都不是孤单的,我们终究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并知道该从哪里寻求帮助。”
她说,若青少年发现身边朋友或同学受到疫情的影响,也可成为防疫队友,如说一些表现关怀的话,以及陪伴。
她举例,同学可以倾听对方的心声、并保持耐心,不要强逼对方分享可能觉得不舒服的事情、同时要有同理心,也可主动询问对方是否需要什么帮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