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本能,燃点这本能却需要契机。一群来自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剧场人,因爱国相聚,成就了一出首部登上国家剧院(Istana Budaya)的三语舞台剧——《最后国土》(Tanah Akhirku)。

首度获邀进驻国家剧院登台,《最后国土》制片人兼女主角林美芬表示,想在众多剧团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而首相夫人敦西蒂哈斯玛答应当此剧的推荐人,表示届时会与首相敦马哈迪一起出席观赏演出,无疑是对她最大的肯定。

《最后国土》讲述中国女子“迎风”为了逃避中国内战,而南来马来亚的故事。迎风带著母亲和弟弟逃到当时仍被英国统治的马来亚,在锡矿场工作的她,选择居住在一座马来村庄里。她不但爱上了这片土地,更爱上了一名马来贵族。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友情和爱情,她舍身对抗外来者,希望能与家人一起在融入这里的生活,与其他种族的邻居安居乐业。

《最后国土》的编导、演员、制作人、道具布景等主要幕后工作都是由吉隆坡国家艺术学院(National Arts Culture and Heritage Acedemy,Aswara)的师生负责。其他参演演员包括知名女导演兼演员尔玛(Erma Fatima)、歌手及演员伊祖(Izzue Islam)、妮娜(Nina Nadira)、娜薇(Nave V),以及本地电视圈资深女演员陈意遐。

饰演迎风的林美芬表示:“虽然这部剧以中国女子和马来男生的爱情故事为主轴,但想要带出的讯息是民众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该剧的故事十分契合当今大马国情,非常适合在国庆日期间观看。

故事灵感来自林美芬身边的友情。在吉隆坡国家艺术学院念书的她,是课堂上唯一的华人,但身边的马来友族都把她当成朋友看待,大家一起为作业努力奋斗,简直就是马来西亚社会的缩影。《最后国土》是林美芬在学校的最后一年课业作品,今年1月在学校上演后,得到艺术学院的师长的赏识登上国家剧院,成为大型舞台剧。虽然初次执导舞台剧,她格外用心,还特别找了吕素君(Beatrice Looi)担任服装设计。

此剧也邀来本地资深演员陈意遐饰演女主角的母亲,在剧中饰演母亲的陈意遐表示,由于她与剧中的女儿有许多对手戏,却因工作档期无法相互配合,导致没有办法经常一起排练,唯有待双方的时间契合才进行排练。

 

林美芬(左)和资深演员陈意 遐在剧中饰演一对母女,排戏 的过程中,林美芬都会从旁边 观摩边学习。
林美芬(左)和资深演员陈意 遐在剧中饰演一对母女,排戏 的过程中,林美芬都会从旁边 观摩边学习。

 

宣扬先贤义举提醒人们莫忘本

《最后国土》叙述1930年代的马来亚,在二战局势动荡的年代中,我们的祖先从中国南来打拼,在这里落地生根的艰辛故事。

林美芬透露,剧组花了数个月时间写剧本,更用了超过1年的时间研究及寻找历史资料,以便制造一部纯属于马来西亚的历史剧。她认为,华人当年所经历的痛苦换来今天的成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并不是许多人知道的,我们只能靠小部分的作家、文人、历史学家写出一些片段,暸解这段历史。

 

 

因此,当现在的人都在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时,林美芬期许《最后国土》可以宣扬先贤们在艰苦的岁月里,仍不忘为国捐躯的伟大义举,教导海外侨胞即便身在海外,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无论是舞台剧或歌舞剧,其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观众带入故事中,让观众产生共鸣感是很重要的。“一直以来,有些人会认为舞台剧很深奥,因此从未接触舞台剧。为了破除这个观念,《最后国土》维持一个宗旨,就是要‘好好地说一个历史故事’。不论学历、年龄和阶层的观众都可以好好地享受观赏舞台剧。”林美芬说。

 

林美芬(左)跟剧中饰演另一半的阿里尔(Aeril Zafrel)有不少对手戏。林美芬表示,这是一个学习马来语的好机会。
林美芬(左)跟剧中饰演另一半的阿里尔(Aeril Zafrel)有不少对手戏。林美芬表示,这是一个学习马来语的好机会。

 

本土化三语营造亲切感

有别于一般舞台剧,林美芬坦言,制作三语舞台剧的难度来得更高。她指,华巫英三语是本地人通用的语言,在华人社会里,除了这些,还会夹带福建话、潮州话、广东话等方言。筹备过程中,她发现本地鲜少三语舞台剧,因此集合华语、英语与马来语于一体的舞台剧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卖点。

虽然接演过多部电视剧及舞台剧,林美芬却认为《最后国土》是她目前为止最具挑战性的作品。剧中,她必须交替使用3种语言,而马来语台词尤甚。对于不善于说马来话的她而言,更是一项挑战。“虽然我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却不精通马来话,我觉得有点遗憾。于是,我将演出此剧视为剧场生涯的一大挑战。”

林美芬说,过去的戏剧表演会要求演员说字正腔圆的语言,“这其实会让观众有距离感,反而应剧情需要,很自然地让角色以本土化的语言说对白,不仅让观众更有亲切感,观赏的时候感觉也比较舒服。”

忠诚以待累积归属感

在马来西亚电视圈有一定知名度的林美芬,在推广马来西亚是不遗馀力,除了接演不少本地电视剧作品,也会巧用社交媒体,分享马来西亚的电影、电视剧及音乐让国外朋友更了解马来西亚这块土地到底孕育了多少人才。

“很多时候人们问我马来西亚有什么可以介绍,我想到的就是食物。”林美芬笑说,饮食文化是本地一大特色,但马来西亚真的不应该仅只是那样而已。对她来说,爱国就得忠诚去看待一切,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周遭的人事物,都得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才行。

林美芬认为,从中国南迁到南洋,先贤一直在动乱的时代迁移,大环境造就了他们必须坚强,并培养坚韧的毅力。“华人即使离开中国,不管在哪个地方、面对怎样的挫折,都会结合彼此的力量,建立宗祠、寺庙以及学校,把文化一脉相承。”

“人们向往爱情、友情,然后学会珍惜亲情,爱国情大概排到最后。爱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单凭一首歌、一部剧就能‘煽动’。”但,林美芬呼吁:“也许你不是狂热爱国者,但我会建议大家给自己一个机会,从《最后国土》开始。”

 

时间:8月28日至9月1日晚上8时30分9月2日下午3时

地点:IstanaBudaya,JalanTunRazak,Titiwangsa,50694KualaLumpur.

价格:40令吉;60令吉;110令吉;150令吉;200令吉及350令吉

联络号码:03-40265555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0年前最后一次花钱 女子辞职过“0元生活”

阅读全文

豪华游轮病毒大爆发 241人集体感染诺罗

阅读全文
民众在事发后为老妇(小图)施救,惟当时已死亡,而紫衣男子为肇事者。

老妇过路遭撞亡 家属泪控肇事少年没道歉无悔意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 退休公仆惨遭火劫 9房屋被烧毁损失150万令吉

阅读全文

旧古仔路树倒压车

阅读全文

灾黎何去何从 要尽快解决

阅读全文

【艺术廊】Yayasan Sime Darby Arts Festival 回归艺术的本质

艺术廊

看不见,何不用触摸、聆听等感官重新认识世界?森那美基金会艺术节(Yayasan Sime Darby Arts Fest...

阅读全文

【艺术廊】重新爱上一座城 The Study Of Life Adapting To The Chaos Of Cityscapes

艺术廊

每天穿梭在城市之间,我们往往忽略了城市的美,在滚滚尘土、废气中,总觉得它们破旧而杂乱,可这种种景象,在本地新生代版画艺术...

阅读全文

【艺术廊】无懈可击《国际鼓艺节》2018

艺术廊

急促鼓声响起,打破舞台宁静;鼓手摆好架势,深沉而紧密节拍阵阵响起,就此拉开序幕。下个周末,活跃于各大舞台的“手集团”,将...

阅读全文

【艺术廊】同样的爱情故事 他他和他的三角恋——《日常》

艺术廊

以同志为议题的舞台剧在国内并不常见,资深剧场工作者、中生代导演叶伟良过去执导的爱情舞台剧三部曲《People Like ...

阅读全文
罗国文(右)与谭小虹细述重演《一个名叫红豆妹的摩登师奶》的点点滴滴。(摄影:伍信隆)

【艺术廊】双旦演绎独角戏 《一个名叫红豆妹的摩登师奶》

艺术廊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有师奶不抱憾?名叫红豆妹的摩登师奶,遇上了不幸的婚姻,又惊闻偶像林黛的死讯,人间梦破,明星梦灭。这个7...

阅读全文

【艺术廊】“演出会过去,故事和友谊会留下” 耿一伟策展两件事

艺术廊

展览若是电影,策展人就是导演。去年卸下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一职的耿一伟初次访马,分享他的策展哲学。他认为,艺术节以城市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