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咏恩把世界地图变成了可用触感享受的东西,让视障人士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品。

看不见,何不用触摸、聆听等感官重新认识世界?森那美基金会艺术节(Yayasan Sime Darby Arts Festival)阔别2年回归,其中特设“触感博物馆”,让公众“摸黑”欣赏艺术。这并不是把灯光调暗这样简单,而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漆漆环境中,以触摸、聆听的方式“观赏”艺术。

新生代艺术家陈咏恩为今年的“森那美基金会艺术节”设立“触感博物馆”(Touchable Museum),展览的设定是让参与者戴上眼罩,在黑暗的展场中透过触感、听觉、嗅觉和味觉“体验”艺术品。

为善最乐的陈咏恩不曾停止为身障人士给予协助及关怀,这一次能够让视障朋友接触艺术,一直是她最大的心愿。
为善最乐的陈咏恩不曾停止为身障人士给予协助及关怀,这一次能够让视障朋友接触艺术,一直是她最大的心愿。

陈咏恩表示,这个特展为视障的朋友提供机会,使他们通过触觉在心中生成作品的图像;同时也让公众亲身体会视障人士“看不见”的黑暗世界。她相信,黑暗带来紧张以外,更是一趟感官再启蒙的旅程。

“日常生活中,我们太依赖眼睛来认识世界,当强制把眼睛闭起来,用味觉、触觉、嗅觉去感受与探索周遭事物,更能够好好地发掘艺术的触感与美。”陈咏恩指,视障朋友在全黑的环境下,可能比平常看得见的我们更加灵活自如,在那个环境下,你会感觉交换了身份,仿彿自己才是视障人士。

策展人吴楚钧表示,艺术是无所不在,与生活切割不开的一部分,万幸的是,森那美基金会艺术节至今已举办第3届,而且获得的反应越来越热烈。
策展人吴楚钧表示,艺术是无所不在,与生活切割不开的一部分,万幸的是,森那美基金会艺术节至今已举办第3届,而且获得的反应越来越热烈。

她坦言,健全人士可轻易接触身边事物,能随意选择所喜欢的艺术欣赏。但“这些机会”却从不属于视障朋友,少了健全的五官,他们没办法接触艺术。“每个人都有了解周遭事物的权利,而文化和艺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即使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

怀著这样的使命感,陈咏恩把特展策划书写好,并成功在吉隆坡演艺中心(klpac)主办“Pitch Start”海选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机会在本次艺术节中举办个人特展——《主题Y》。有别于一般传统式的展览体验,此次特展专为视障朋友所设计的可触摸博物馆,就连视力正常的人也得蒙上眼睛,进场体验。

看不见,延伸无限想像

到美术馆或艺术展场观展,总会认定那是一次视觉经验,陈咏恩却希望公众用身体和其他感官感受艺术,启发不同的想像,“不要看,不要想,只需要走和触摸。”她比喻,好比看一幅画,人人有不同的理解;触摸一件艺术品,同样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想像它的外形、颜色,甚或盛载的情感与意义,不为视觉所限制。

光影剧《Hoong Siamang Hooong》
光影剧《Hoong Siamang Hooong》

“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跟视障者擦身而过,没有特别的在意,但如果我们尝试去体会视障者的生活,一定能感受到‘看不见’可能为生活带来的不便。”陈咏恩指,看得见的人,长期都只依赖视觉去观察世界,但视障的人是关掉一个感官,却开发了其他感官来感受世界。“会不会看得见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看见’?看不见的人反而更可能‘看见’?”这让陈咏恩好奇接触这个特展的视障人士和非视障人士,对作品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

本届艺术节主题为“你,我和艺术”,500名国内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组成的艺术联盟,让公众有机会一览我国多元的文化,包括舞蹈、音乐、喜剧、戏剧、视觉艺术、儿童剧、工作坊、论坛、放映和展览等。
本届艺术节主题为“你,我和艺术”,500名国内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组成的艺术联盟,让公众有机会一览我国多元的文化,包括舞蹈、音乐、喜剧、戏剧、视觉艺术、儿童剧、工作坊、论坛、放映和展览等。

面对各种“观者”千奇百怪的诠释和解读,陈咏恩抱持开放态度,接受各种反应,“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因为展出的作品里面有“看见”和“看不见”元素的存在,需要“观者”用心感受与发现。

klpac变身社区活动中心

有别以往,这场两年一度的全民艺术节除了一贯的节目安排,今年艺术节将带领身障人士走进艺术圈子,让这些他们跟大家一样,站在同一个高度看世界。

“我们希望可以创造一个不一样的艺术节给身障人士。”活动策展人之一吴楚钧表示,许多公众对视障人士的刻板印象便是行动不便,大部分的时间里只能留在家。“通过本次活动,我期望他们也可以与艺术近距离接触,不与社会脱轨。”

艺术节中的“Barriers摄影展”,展示轮椅使用者Peter在他生活与工作上所面临的种种障碍,特别是在周围环境和公共空间上的缺陷。
艺术节中的“Barriers摄影展”,展示轮椅使用者Peter在他生活与工作上所面临的种种障碍,特别是在周围环境和公共空间上的缺陷。

吴楚钧透露,许多身障人士会下意识觉得自卑,而选择不与外界接触。“我相信他们能够在三百多项的艺术节目中,找到自己想参与的活动。”从首届接下策展任务至今,吴楚钧发觉这比想像中更有挑战。创立至今,把艺术中心变成一个平易近人的社区活动中心,是klpac的目标。“如果艺术高高在上,即使再棒的艺术也吸引不了人来参与。”

今年艺术节以“你、我+艺术”作为主题,培养公众接触艺术、爱上艺术。秉持著对本土艺术的关注与扶持,艺术节全部节目都是本土单位,从戏剧、舞蹈到音乐,体现出本地表演艺术的强大活力。

节目挑选少不了专为身障朋友而设的艺术活动,音乐爱好者不能错过的乐队演出,包括独立摇滚传奇“Bittersweet”、“experimental act, Pastel Lite.”、Azmyl Yunor及Orkes Padu等。东马砂拉越原住民传统音乐人Mathew Ngau Jau、吉隆坡青年歌咏队等也将带来演出。其他焦点包括Tuyang传统节目“Orang Ulu”的“Sounds &Sights”、李劲松武艺坊、雪隆广青舞团及武舞艺术坊,以及获奖无数的自闭症电影《Redha》、NASOM Maestros、Ned Dickens的讲座分享、Project Heart×Autism Cafe工作坊。

Tuyang传统节目“Orang Ulu”
Tuyang传统节目“Orang Ulu”

本届艺术节特别与多个非政府组织合作,如妇女援助组织(Women's Aid Organisation)、IDEAS学院、HumanKind、马来西亚爱滋病理事会(Malaysian AIDS Council)、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YMCA Deafbeat和马来西亚全国自闭症协会(The National Autism Society of Malaysia)。

亲子同乐工作坊

此外,家长可带著孩子们一起参与由Anak Rimba Books的故事朗读会,红姐姐工作室所呈献的光影剧《Hoong Siamang Hooong》、Master Tee大型书法表演、吉隆坡儿童合唱团的演出、街头表演,以及各个亲子同乐活动如蜡染画、击鼓工作坊、演讲和戏剧工作坊。

音乐剧《Adam! The Musical》
音乐剧《Adam! The Musical》

重返舞台的音乐剧《Adam! The Musical》也是今年艺术节的焦点演出,带大众一起体验关于爱滋病病患所面临的挑战。此外,由拿督丽达美利肯博士(Dato' Dr. Faridah Merican)策划与执导的《生命私人有限公司》(Life Sdn Bhd),以真人真实故事分享当今社会所面对的不同生活课题。

除了表演活动,主办单位也在艺术中心外围设立创艺为主的手作艺术市集,这也是本艺术节为文创艺术家提供的展演平台。公众可在艺术集一览本土文创艺术家的创意和各具特色的手作创艺之外,也可以参与他们的工作坊、分享会、展览和小型音乐会,同样适合年轻公众及一家大小来凑热闹。

时间:8月18日、19日全天候开放

地点:klpac, Sentul Park, 
Jalan Strachan, 
Off Jalan Sultan Azlan Shah, 
51100 Kuala Lumpur.

面子书(查询更多活动时间):YSDArtsFest

入场免费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0年前最后一次花钱 女子辞职过“0元生活”

阅读全文

豪华游轮病毒大爆发 241人集体感染诺罗

阅读全文
民众在事发后为老妇(小图)施救,惟当时已死亡,而紫衣男子为肇事者。

老妇过路遭撞亡 家属泪控肇事少年没道歉无悔意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 退休公仆惨遭火劫 9房屋被烧毁损失150万令吉

阅读全文

旧古仔路树倒压车

阅读全文

灾黎何去何从 要尽快解决

阅读全文

【艺术廊】重新爱上一座城 The Study Of Life Adapting To The Chaos Of Cityscapes

艺术廊

每天穿梭在城市之间,我们往往忽略了城市的美,在滚滚尘土、废气中,总觉得它们破旧而杂乱,可这种种景象,在本地新生代版画艺术...

阅读全文

【艺术廊】无懈可击《国际鼓艺节》2018

艺术廊

急促鼓声响起,打破舞台宁静;鼓手摆好架势,深沉而紧密节拍阵阵响起,就此拉开序幕。下个周末,活跃于各大舞台的“手集团”,将...

阅读全文

【艺术廊】同样的爱情故事 他他和他的三角恋——《日常》

艺术廊

以同志为议题的舞台剧在国内并不常见,资深剧场工作者、中生代导演叶伟良过去执导的爱情舞台剧三部曲《People Like ...

阅读全文
罗国文(右)与谭小虹细述重演《一个名叫红豆妹的摩登师奶》的点点滴滴。(摄影:伍信隆)

【艺术廊】双旦演绎独角戏 《一个名叫红豆妹的摩登师奶》

艺术廊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有师奶不抱憾?名叫红豆妹的摩登师奶,遇上了不幸的婚姻,又惊闻偶像林黛的死讯,人间梦破,明星梦灭。这个7...

阅读全文

【艺术廊】“演出会过去,故事和友谊会留下” 耿一伟策展两件事

艺术廊

展览若是电影,策展人就是导演。去年卸下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一职的耿一伟初次访马,分享他的策展哲学。他认为,艺术节以城市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