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勇士:方晖量

方晖量患上急性淋巴血癌,医生表示若不进行治疗,将只剩下3至6个月的生命。抗癌刻不容缓,但他却选择听信偏方。3个月后,病情不见起色,才转为正规的癌症治疗。如今他在面子书开设专页,与大众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希望其他癌友不要蹈其覆辙。

现年30岁的方晖量之前从事保险销售,去年初发现自己容易感到疲累、贫血晕眩,一次出差后感到身体不适便到医院挂诊。验血报告显示,方晖量的红血球指数偏低,更发现他颈部、大腿和腋下的淋巴处肿大。根据医生的经验初步判断,这可能跟血癌相关。

很快地,方晖量便进行了肿瘤细胞抽样检查,也抽取骨髓化验。去年1月15日,他确诊患上了罕见且恶性的第四期急性淋巴血癌。“我当时无法接受,一直问为什么是我。我的工作经常要四处奔波,原以为我死于意外的机率更大,完全没想过会患癌。知道自己得病时,相当彷徨无助,但我不敢告诉我母亲,只好告诉我的姐姐和弟弟。”方晖量回忆著说。

他透露,自己当时对“癌症”不甚了解,对于癌症的所有认知都是道听途说。他表示:“医生告诉我,如果不接受治疗及做骨髓移植,寿命只剩下3至6个月。但很多人却说患癌最好不要做化疗,因为会很辛苦,而且死得更快。我担心和挣扎一段时间,最后决定以中医的电疗和针灸医治。”

然而方晖量这一步棋似乎走错了,3个月后他的身体不见起色,反而由于骨髓细胞坏死,无法制造血液,贫血的他必须每一至两星期到医院输血。母亲经由姐姐转告得知方晖量患癌后,劝告他尽快就医;加上疫情期间血库缺血、医生也表示太频密地输血会影响后期骨髓移植的疗效,方晖量才正式接受化疗。

误食未熟鸡蛋陷昏迷

治疗期间,方晖量面对著疲累、反胃和脱发等化疗副作用,母亲从家乡霹雳冷甲到怡保照顾他。此时方晖量已辞去了工作,专心养病。在他第六次化疗时,因误食不熟的鸡蛋引发细菌感染,紧急送往加护病房,打了强心针后一度陷入昏迷。

走过鬼门关,方晖量有了转变。“以前我很拼事业,想尽快买车买房,让妈妈享清福。生活习惯也很不好,熬夜又少做运动。现在才意识到不能仗著自己年轻就挥霍健康。我目前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换骨髓治愈癌症后,等疫情好转就带妈妈出国旅游散心,这也是让我能够坚持抗癌的动力。”

化疗药需要透过注射点滴方式输入身体,每次要扎针让患者饱受疼痛。方晖量的胸前植入人工化疗管路(Chemo port),让他免受皮肉之痛。
化疗药需要透过注射点滴方式输入身体,每次要扎针让患者饱受疼痛。方晖量的胸前植入人工化疗管路(Chemo port),让他免受皮肉之痛。

开专页公开抗癌故事 获网友鼓励与帮助

骨髓移植是急性淋巴血癌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方晖量早前大量输血影响了基因,若采用弟弟的骨髓,排斥的危险系数很高,因此他只能向外寻找捐赠者。另外,骨髓移植需庞大的费用,方晖量也必须筹募医药费。

“我希望其他癌友不要像我一样走冤枉路,有病就要治疗。”于是,他在面子书开了“癌症真的还有明天”的专页,分享自己抗癌的故事。他表示:“开这个专页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一直在找关于本地骨髓移植的资料,但频频碰壁。我想要透过面子书让和我有相同疾病的癌友及家属有个参考,互相支持和鼓励。”

透过该专页,方晖量不仅发挥了癌患互助精神,也得到了网友的祝福。有一位叫“六月姐姐”的网友,在他行动不便时特地送了轮椅,让他十分感动。方晖量说:“爸爸几年前去世,为了不让妈妈担心,有很多事都是自己扛著,习惯了单打独斗的日子,朋友也不多。因为癌症,我收获了许多贵人的帮助,朋友也很有心地来探望我。我很感恩。”

然而,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抗癌故事,得到大众的祝福之馀,免不了网民的冷言冷语。他透露,曾有一位网民的女儿因癌症病逝,留言劝他别浪费钱接受治疗或筹款找骨髓。“这个留言给我很大的冲击,但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位母亲是因为女儿才会写出这样的话。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为了她,我一定要好好地抗癌!”他把负能量转化成动力,与癌症抗争到底。

抗癌的路上有许多贵人相助,网友“六月姐姐”得知方晖量需要轮椅代步,专程把轮椅送到他家,让方晖量十分感动。
抗癌的路上有许多贵人相助,网友“六月姐姐”得知方晖量需要轮椅代步,专程把轮椅送到他家,让方晖量十分感动。

已寻得骨髓捐赠者

方晖量得知自己患病后便立遗嘱及安排身后事,因为他认为,人死了一走了之,但未还清的贷款将为家人造成负担。买保险其实不为自己,而是为了所爱的人。方晖量计划待抗癌成功后再次投身保险行业,宣导其重要性。同时,抗癌期间收获贵人帮忙的他也承诺日后会多做善事,回馈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方晖量目前找到了一位与自己骨髓匹配的捐赠者,正筹募著医疗费用。期许在进行第七次化疗后,可以顺利完成骨髓移植。他更呼吁大众到我国的干细胞资料库(Malaysian Stem Cell Registry,简称MSCR)注册,让血癌患者有二次生命的可能。

更多故事可浏览方晖量的面子书专页及群组。

面子书专页:癌症真的还有明天

面子书群组:骨髓移植战士

【通讯站】MSCR
地址:Malaysian Stem Cell Registry (MSC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Jalan Pahang, 50588 Kuala Lumpur.
电话:03-26162790 / 03-26162780
面子书:Malaysian Stem Cell Registry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Cherly Kam面子书

孩子穿错校服被鞭得红肿瘀青 母亲心痛报警

阅读全文

【拿汀斯里被掳案】隆警长证实林芫丈夫被捕

阅读全文
警员在案发现场进行搜证工作。(阳光日报)

凌晨枪击案 一嫌犯遭警方当场击毙

阅读全文

为提款治病亲往银行 老妇倒在门口逝世

阅读全文

甩发舞 迎接特朗普

阅读全文

隆市甘榜峇鲁店屋失火

阅读全文

华教园丁莫泰熙

人物访

说起华教人士,除了林连玉、沈慕羽、林晃昇等人,许多学生熟知的,还有走入校园述说华教故事的莫泰熙老师。自2000年起,莫泰...

阅读全文

唐氏儿经营网店、开直播 梁惟恩学自立

人物访

想到唐宝宝,很多人都会认为由于染色体异常,他们的身心智受到了影响,没有自理及自立的能力。但在爱的环境下成长,患有唐氏综合...

阅读全文

用会计专业打击罪案

人物访

谈起鉴证稽查,脑海浮现的是电视剧里命案现场,收集证据、验尸、找凶手的画面;或是潜入公司内部搜查某高层贪污舞弊的证据。姚彦...

阅读全文

特技演员李文俊 浪子回头获新生

人物访

初见李文俊(Isaac),感觉到很大的反差。采访约在了武馆,由他开门迎接。身材壮硕的李文俊一脸严肃,极具威严;待聊天稍微...

阅读全文

美是表达个体特质 美术设计俞云冰

人物访

在剧组,美术设计俞云冰须根据剧本情节,画出场景和道具的设计图。回归生活时,她运用自己的绘画专长,绘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她...

阅读全文

虚构场景 实体呈现——美术指导傅文辉

人物访

剧本是文字,在导演将故事变成生动的画面以前,剧组还需要个哆啦A梦——美术及道具组。从无到有,他们把剧本里的文字剧情实体化...

阅读全文

美姐掌厨 乐在其中

人物访

选美小姐在舞台上走台步,一颦一笑十分优雅;卸下礼服、抹去浓妆后,她化身厨娘,在闷热的厨房待上一天,耐心地熬煮汤头和制作小...

阅读全文

“临时演员也是演员” 文竞杰珍惜每一次演出

人物访

律师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份很“高级”的职业,而“茄哩啡”(粤语:kelefe/临演)在演员群中则是地位最低的。这两种看似平行...

阅读全文

从企业创办人到城市农夫 黄暐哲绝境重生

人物访

Vita Farm创办人黄暐哲年轻时创业濒临破产,差点就结束生命。走到了人生谷底,因贵人相助而重新展开生活。过往他曾是喜...

阅读全文

HKL儿童安宁疗护科 支援病童及家属

人物访

面对生老病死的生命定律,大家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抱著乐观的态度让自己好过一些。因此有些人总说,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