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物联网(IoT)智慧农业设备辅助生产,不仅能让农作物的培育周期缩短,品质及产量也大幅度提升!
相信对许多人“物联网”一词,可说是即熟悉又陌生,尤其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力鼓催工业4.0革命,几乎所有介绍相关工业4.0资讯的文章或视频皆可轻易寻获“物联网”一词。
所谓的物联网,意即将各种设备,包括信息传感与生产设备透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及管理的模式。
如今的物联网技术,不仅广泛使用于工业领域,不少的先进国家也开始在农业领域采用相关设备,借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还有减少劳动力。
约在2015年,金马仑花业公会副主席黄承毅就引入了基本的农业物联网设备,并于本身的菊花培育室进行实验,成效显著,不仅菊花苗的培育周期获得缩短,所培育的花苗品质也大幅度提升。
黄承毅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坦言,物联网属于推动智慧农业的重要一环,农民们得以透过自身的务农经验与知识,结合现当代的科技,更精准地打造一个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他强调,一个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必须符合3个元素,即是远离病害、虫害,以及确保农作物获得足够但不过量的养分。
“以往在缺乏科技的辅助,农民都是靠自身的经验,如以手捏泥土的方式确定土壤是否拥有足够的水分,或是观察农作物生长特征,判断农作物是否获得足够的养分,缺乏精准度,不只是难以有效地预防病虫害,也无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
然而,他指配合物联网技术的辅助,农民如今可以更精准的掌握农作物、土壤与环境的实际情况,以便能更精准地掌控农作物的成长。
他以本身的菊花苗培育室为例,透过物联网的设备,传感器可以精准地检测出培育室的潮湿度、温度、光照度,还有土壤的潮湿度、酸碱值及养分含量。
“随后,传感器所采集的参数再透过物联网的概念,将数据传送至电脑,由电脑自动分析菊花苗的生长情况,若是土壤缺乏养分或水分,自动灌溉系统则会启动,将营养液输入盆中;如果是空气潮湿,则会启动室内风扇,促进室内空气的流通。”
育苗周期缩短 劳动力减少20%
任何农作物若能获得足够且不过量的养分及水分补给,再加上环境达标,如气温潮湿度适宜,光照充足,生长速度都会加快。
黄承毅透露,自从采用物联网设备后,其培育室的菊花苗生长周期明显获得缩短,从以往每年只可培育3批菊花苗,提高至4批。
“或许有些农民会认为推动智慧农业的物联网设备,价格昂贵,要价数千或数万令吉,不值得投资,以传统的务农方式,一样可以赚钱。”
但他认为,建立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原理上,采用物联网智慧农业可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借此提升农民的年产量,赚取更多的收入。
除了生长周期缩短外,他指农作物在理想的环境下成长,品质及产量都会更好,更容易获得市场青睐,并可卖得更好的价钱。
“更重要的是,智慧农业可省去部分的劳动力,就如我的菊花苗培育室,在落实基本的物联网智慧农业的概念后,劳动力减少了20%。”
物联网设备 各类农业适用
黄承毅解释,其实物联网智慧农业属于“一理明百理通”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方程式,只要善用相关配备,无论是种植业、畜牧业或是水产养殖业皆适用。
他举例,先进国家如中国的农场,甚至已在采用“动物特征识别器”,辨别所饲养的每一只动物,加以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及进食量。
“有的水产养殖场则利用物联网的设备监督水质,确保养殖鱼虾的相关水质参数,时刻处于最佳状况,避免鱼虾死亡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