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壤生态、营养补给到预防病害皆采用生物技术管理模式,不仅令胡椒树茁壮成长,免于害虫及有害菌的侵袭,所长出的胡椒粒更是无毒作物,绝对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味香且辛辣,拥香料之王称号的胡椒,至今已有数千年的食用历史,而在各国餐桌的佳肴内,更是不可或缺的调味料之一,商业价值甚钜。
虽然,作为世界胡椒生产国之一的大马,种植基地以往都集中在东马砂拉越,惟在胡椒局的引领下,近年也开始有好些西马的农户搭上胡椒种植列车,其中包括农地设在怡保乌鲁比亚的符史若及李何芳。
经过近7年的努力,两人目前在占地2公顷的农地上,已种有4000棵胡椒树,年产约6公吨的胡椒粒,不时还会开班免费授课,给予西马的新进者指导。
尽管如此,符史若受访时指出,其实两人在初期投入胡椒种植时,也曾面对挫折,包括首批引进栽种的500棵树苗,近一半因疾病而折损,令他们深感无奈。
“只是经过不断的研究,并在最后接触及落实生物技术管理模式(Biosolutionin Management)后,胡椒树的疾病问题才渐渐有所改善。”
打造生态平衡环境
顾名思义,生物技术管理即透过各种生物科技,如利用有益菌及各种有机物等管理园地,以打造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让农作物免于害虫及有害菌侵袭。
他解释,农作物所面对的任何疾病,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害虫或有害菌大量滋长,所以要农作物良好成长,就必须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透过生物技术,使用有益菌协助抗衡各种害虫及有害菌等。
惟他重申,采用生物技术管理并非要将害虫及有害菌赶尽杀绝,而是利用有益菌打造生态平衡的环境,不让害虫及有害菌一方独大及肆虐。“我们从开始种植、营养补给及预防病害全是采用生物技术配方的无毒混合产品,如开始栽种时会使用混合有益菌的有机物,给土壤打造具营养的状态,至于预防虫菌害方面,使用含有有益菌的配方产品,增加农作物的天然抗性。”
然而,符史若坦言,虽然其园内采用无农药种植,但在施肥方面,还是会使用一些化肥,以确保农作物获得足够的营养,只是他不会直接及单一使用化肥。“我们都是使用化肥、有机肥及有益微生物,三合一配方的肥料,以确保农作物安全食用的同时,也不会给农地造成破坏。”
基于西马的胡椒种植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他因此欢迎其他用兴趣者,或是栽种其他农作物,但对农地生物技术管理模式感兴趣的农户前往参观他们的胡椒园及进行交流。
种豆科树苗支撑胡椒树
曾在油棕种植业打滚数十年的符史若认为,只要确保农地的生态平衡,免于病虫害滋扰,还有确保胡椒树获得足够的营养补给,胡椒的其他基本种植技术并不难学。
他分享道,胡椒树苗只要培育4个月后,即可移植至园地栽种,惟前提是胡椒树属藤本植物,需要其他物体支撑才能向上生长,所以他在栽种树苗前6个月,都会先栽种豆科树苗。
“有些人会以木条或水泥条做支柱,但其实都不符合经济效益,而我们采用豆科树苗不但节省成本,且豆科树苗会长叶,有给胡椒树遮荫的功效。”
他续说,在胡椒树成长的过程,必须不断采摘它的花朵,以让株身拥有更多的营养成长,同时在首14个月内必须分3次将株身的主茎剪掉,让株身得以长出更多的分支,促进收入。
“当胡椒树在约1年半,长至14呎后,即可维持此高度,并让胡椒树开始投入结果及等待收成。”
询及栽种胡椒的理想土质,符史若表示,含水量较高的泥地较为理想,但种植者其实也可因地制宜,如其园地属于沙地,依然可透过各种方式,打造适合胡椒树生长的环境。
西马少人种植前景看俏
胡椒属于原产品,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且西马种植者少,市场广阔,前景良好。
李何芳指出,他们的园地目前种有Kuching、Semongok Emas及Semongik Aman品种的胡椒,其中以最适合生产白胡椒的前者居多。
他分享,黑胡椒是将胡椒粒放在太阳底下暴晒约10日制成,而白胡椒则多了一个工序,即是需要泡水约10日后,让其发酵脱皮后才拿去晒干,所以后者的价格较贵。
他表示,目前其原地生产的黑白胡椒主要是批给收购商,再转售予其他商家,基于西马的种植者少,再加上运输成本低,目前单是在霹雳州就供不应求。
此外,李何芳透露,除了出售已加工处理的黑白胡椒粒,其园地也有培育胡椒树苗出售,而目前也有一家中式餐馆直接向他们购买未加工处理的青胡椒粒,推出青胡椒系列的套餐。
他强调,除了充当调味料,中医也会以胡椒下药,而晒干后的胡椒收藏10年也不会变坏,对农户来说是非常好的种植项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