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5日讯)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行政议员黄汉伟宣布,卡峇雅(Kebaya)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12月4日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举办的第“19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上,获当局宣布这项好消息。
对卡峇雅成功申遗一事,黄汉伟乐见其成,并表示此前已有包括玛蓉剧(Mak Yong)、马六甲马来传统歌谣(Dondang Sayang)、马来武术(Silat)、马六甲王舡游行(Wangkang)、班顿(Pantun)以及宋吉(Songket)等六项大马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这一国际认可。
“如今,卡峇雅作为第七项获列名录的遗产,再次证明了马来西亚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方面的卓越努力与成就。”
他续说,卡峇雅具备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的潜质,进而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向世界展现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丰富性。
他指出,卡峇雅的提名是由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汶莱和新加坡五国联合提交,是区域合作的典范。
“卡峇雅成功申遗,是马泰印汶新五国携手合作的硕果,同时,也预示著马泰印汶新五国将肩负共同责任,以确保卡峇雅这一艺术瑰宝得以承先启后,薪火相传 。”
他表示,此次卡峇雅成功申遗不仅是槟城的荣耀,也是马泰印汶新五国的骄傲。
“槟州政府将继续致力于保护以及弘扬槟城的丰富文化遗产,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能够世世代代永流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指出,制作卡峇雅涉及一系列特定的技艺与知识,包括面料与饰件的选择与设计、裁剪工艺,以及不同的缝制与刺绣风格。”
“传统上,这些技艺通过母女之间的非正式传授得以延续,随著时间的推移,近年来男性也开始参与其中。此外,学校与工作坊等所提供的正式培训也使得可峇雅得以推广与传承。”
黄汉伟表示,卡峇雅尽管在制作与穿著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作为一项超越族群、宗教与国界的共同文化元素,促进了不同社群之间的对话,并增强了它们的凝聚力。
“卡峇雅是一部浓缩了槟城多元文化交融的活历史,是槟城峇峇娘惹社区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见证,将中华文化、马来文化及其他文化元素巧妙融合。”
黄汉伟强调,决定卡峇雅申遗成功的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麾下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该委员会由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24个缔约国组成,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估机构对卡峇雅的申报材料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份申报材料是一份非常出色的多国联合申报的典范。”
“放眼未来,我们仍旧将积极通过国际合作,力求把更多的马来西亚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舞台。”
黄汉伟表示,2025年将与中国联手为舞狮提名、与新加坡联手为大旗鼓游行提名,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力争将这两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他说,通过与邦交友邻的精诚合作,将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赢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可。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