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大年30日讯)随著华玲㐷栳培智华小接获教育部的迁校准证后,一个以㐷莫马青区团团长卢新治为首的建校委员会也已成立,并在3年内将这所微型华小迁至双溪大年的Ambangan Height房屋业发展区。
㐷栳培智华小是在505大选期间,获教育部批准迁校的华小之一,并由马华吉打州联委会处理迁校事务。当时马华委任了峇甲亚兰区候选人李衍旺博士为迁校委员会主席,惟在败选后,这个课题也沉寂下来,直到马华完成各级改选后,才宣布由黄荣贤出任的吉打华人事务委员会属下迁校局著手处理及跟进工作。
当时培智华小的迁校意愿获得该校董家教的赞同,而州董联会也给予全力支持,在双方通过共识下,把这所已没有华裔来源的华小交给马华州联委会处理。
黄荣贤也是马华州联委会秘书,以他为首的迁校局在不断跟进后终于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并发出迁校准证,在27日将迁校准证移交给卢新治。
没有华裔学生来源
他受询时说,早在2009年该校董家教就已有意愿要将该没有华裔学生来源的华小搬迁,不过没有获得教育的批准,直到2013年7月才获得教育部的首肯。
原本有一家发展商拨地作为迁校用途,但在期限过后没有著落,而发展商也将该地段转售给其他发展商,庆幸的是新发展商即IMPIAN SELOKA愿意把占地6.3英亩的地段捐献给培智继续办校。
他表示,有关地段市值150万令吉,而首期工程需要350万令吉,当中包括兴建18间课室、食堂、教务处及电脑室等。
无论如何,他说,培智华小迁到双溪大年来,学生来源不会有问题,只不过首期的建校经费,除了向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申请拨款外,也需要爱护华教人士届时踊跃给予支持和配合,在募款时大力捐献。
据悉,有关发展商将给建委会3年时间来完成建校计划,否则将收回地段,日期从2014年8月13日算起,换句话说,建委会必须在2017年8月12日之前完成。
卢新治认为,尽管身为迁校建委会主席,惟他坦言仍需要前辈的协助,并呼吁更多年轻人能参与华校发展工作,只有亲身体会,才知道要办好一间学校是多么不容易,需要各方的配合,这也是给他从中学习的机会。
卢新治也是马青吉打州组织秘书,他指出,华校的发展不仅要靠政府的协助,同时也需要获得热心教育人士的支持,因此在筹募方面能获得各方的支持,让兴建学校工作能顺利完成,让后代拥有一个更舒适的环境求学。
他说,已成立一个建委会8人小组名单,当中包括他本身、其他成员分别为马华大年区会顾问拿督马兴中、主席锺裕水、㐷莫区会主席拿督洪本钦、日来区会主席范庆洲、吉打州董联会主席庄俊隆、双溪大年陈国祥市议员及培智华小董事长陈彦龙。
学校围墙倾斜 仅16学生
培智华小董事长陈彦龙指出,董事部于7年前已致函当局申请迁校,如今获得教育部发出迁校准证,令他欣喜,也欣慰这所华小可继续办下去。
他说,该校建于1954年,校舍前身是医院,当时在马共时期,英殖民为了安抚华社,把巴林园油棕园的医院转换成华小,而该校在60年代的巅峰时期,学生人数达200名。
他表示,1978年,校舍不敷应用而增建校舍及教师宿舍,当时的教师都在校园内留宿。如今校舍内许多建筑围墙经已残旧,而且每道围墙已倾斜,加上校地建在油棕园上,校地高低不一。除了基本建设不理想,培智小学更面对白蚁侵蚀,使董家协会须密切关注,包括喷射灭蚁药。
据了解,华玲县共有8间华小,而㐷栳巴林园培智华小是最偏远,基设最不理想的小学,目前该校仅有16名学生,几乎清一色是友族同胞。
吉打州董联委会主席庄俊隆指出,州内华校学生人数不断下降,造成州内各华校的学生人数有减无加,相信培智华小搬迁到双溪大年后,州内在10年肯定不会再有学校搬迁。
他举例,位于吉中成杰的培才华小因没有新生而被逼关闭,目前该学校的办校准证,已准备搬迁到柔佛州,该学校的建委会已在著手处理此事。
他说,培智华小的搬迁计划进行时,董联会将和该校董事部及建委会密切合作,以确保建校及迁校工作顺利完成,华教事业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