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青运全国总会长颜丕永今日呼吁青年及体育部与政府,慎重考量暂缓强制落实《青年组织与发展法令(修正案)》,并建议将青年法定年龄从30岁适度调整至35岁,作为缓冲机制,以减低对全国8272个合法注册的青年组织所造成的结构性冲击。
颜丕永表示,青运坚定支持政府推动青年发展政策,亦肯定青年及体育部部长杨巧双努力走入基层,聆听青年的声音。
“但必须强调,强制执行30岁门槛的做法若无缓冲,将对现有青年组织结构带来重大冲击。”
青运担忧此法令强制落实,将为青年组织带来四大无法忽视的冲击:
1. 组织领导层真空与断层现象
2. 青年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
3. 组织活动趋于停摆或低效
4. 青体政策与现实断层
颜丕永表示,目前31至40岁的成员普遍是青年组织的主干与核心领导,法令落实将迫使他们集体离开岗位,造成突如其来的领导真空。
“15至30岁青年正处于学业与事业起步阶段,难以承担组织管理责任,造成青年组织后继乏人。缺乏人手与经验领导,青年组织恐将无法如常举办活动、协作政府倡议,陷入半瘫痪状态。”
颜丕永担忧,政府致力推动的培训、赋能、志愿服务等青年计划,将因青年组织缺乏有效执行力而受阻,最终影响政策成果与公共信任。
青运建议,设定35岁为过渡性法定年龄,并给予至少3年的缓冲期,将有助于青年组织保留现有组织核心领导,稳定青年团体生态,并有序传承青年领导职务,协助基层组织顺利过渡,避免大规模解散。
“青运愿意作为青年声音的桥梁,并恳请政府重新审视政策执行节奏,避免削弱原有青年组织生态体系。唯有政策与现实接轨,青年发展工作才能行稳致远。”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