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讯)经历丧亲的儿童即使无法像成人有丰富的词汇表达哀伤,但非语言方式如绘画、游戏、音乐、手作等,能成为他们表达感受的替代“工具”。
在面对亲人往生的议题,儿童往往会被家长搪塞指至亲“去了很远的地方”,然而,许多家长有所不知,他们可透过上述方式观察儿童当下的情绪和内心小剧场。
艺术治疗师黄俊勇接受马新社访问时指出,上述情况可运用艺术治疗,即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让儿童表达感受,然后进行探讨。
“当结合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就构成了表达式艺术治疗。”
考获台湾台北市立大学视觉艺术学系(艺术治疗)硕士学位的黄俊勇,是台湾艺术治疗学会专业认证会员(TRAT),在这领域有逾10年经验。
他目前是InnerArt Studio负责人兼艺术治疗师,也是隆檀香辅导义工,并活跃于报界主办的亲子教养讲座及推广生命教育,偶尔主办工作坊及课程培训。
他指出,4岁以下的儿童对死亡毫无概念,他们常会认为已故亲人只是在睡觉,可能明天就会醒来;当成人了解儿童的这种想法后,便知道该如何陪伴他们。
至于5至9岁的儿童,他说,这个年龄层更明白死亡概念,惟会出现“拟人化”的念头,例如想像一个离世的人是否被一股神奇力量带走,或被死神“抓走”。
他说,儿童丧亲的哀伤程度取决于年龄、与往生者的关系、宗教、文化、自然或非自然死亡等,这是成人陪伴他们所需考量的因素。
“当较小的儿童丧亲时,大多数处于不解及错愕的状况,因为他们的哀伤经验不足。但如果平时有做生命教育,他们大概会知道生命的循环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