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11日讯)我国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根据最新的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显示,每6名儿童中就有1人面对心理困扰,比例自2019年以来倍增,当中女童患病率已超越男童。
吉打医疗中心精神科及心理学顾问专科医生拿督旺莫哈末鲁西迪指出,当代儿童虽智力发展优越,情绪与社交能力却明显倒退,是导致焦虑、抑郁与压力指数攀升的关键原因。
他是接受《阳光日报》访问时表示,家庭教养方式、朋友与教师影响、科技滥用与亲子互动减少,都是造成心理问题恶化的主因。孩子们情绪管理能力弱,社交经验不足,当面对压力或挑战时,更容易产生极端反应,甚至出现自残倾向。
他提醒,若儿童出现持续低落、焦虑、孤僻、拒学、情绪失控等行为,须高度警惕。有些孩子甚至会谈论死亡,但家长往往未察觉其内心已到临界点。
根据公共卫生研究院的报告,在2400名5至15岁样本中,有46%面对同侪问题、25%有行为问题、17%有情绪障碍,另有8%患过动症,城市儿童受影响比例高于乡区。
旺莫哈末鲁西迪指出,儿童的心理健康涵盖情绪、行为、社交与环境适应,这些能力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游戏与人际关系发展。
“如今的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与电玩,缺乏实际互动机会,连种族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许多儿童只与同族群玩耍,欠缺多元文化理解与互动能力。”
他也批评,家庭情绪氛围恶劣、父母缺乏育儿技巧、学校重成绩轻人格,皆令儿童心理处境雪上加霜。家长若情绪管理差,经常争吵或否定孩子,也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深远影响。
他呼吁家长营造开放沟通的家庭氛围,教师也应更关注学生在校行为变化,政策制定者则应重视情商与社交智商教育的制度化建构。
“若不从根本著手,这一代孩子将缺乏处理压力与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他们成年后的适应力构成长远挑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