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0日讯)防范可透过空气传播的新冠肺炎病毒,民众受促除了严守原有的防疫标准作业程序外,也必须改善建筑物或室内的通风状况。
美国疾病和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早前发布,新冠肺炎病毒可透过感染者呼出含有病毒的飞沫和极小颗粒传播,这些飞沫和颗粒可能被其他人吸入或落在口眼鼻,以及污染被接触的表面所感染。
前卫生部副部长李文材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的状况有所不同,飞沫传播透过颗粒体积较大如唾沫的情况下传播。
他指,由于飞沫传播的颗粒体积较大,在空气中漂浮的距离不远,大约一公尺的距离,该颗粒就会因“体重”而被地心引力影响往下掉落,因此为了防范飞沫传播,民众须遵守维持一公尺人身距离的防疫标准作业程序。
“若是空气传播,新冠肺炎的病毒颗粒极小,它可以漂浮在空气一段时间,因此漂浮的距离可超过一公尺,比飞沫传播来得更远。”
也是人民公正党卫生事务发言人的他举例,可透过空气传播的常见传染病是水痘。
他解释,若民众与感染者在同一个封闭式空间内,感染者呼气中若存在极小颗粒,此些颗粒会漂浮在空间内;当空气内存在的病毒颗粒密度越高,民众逗留的时间也长,那么暴露在空气传播的风险就会越高。
“我在去年疫情爆发时曾提议民众在室内减少开冷气,当时许多人嘲笑我此项建议,但保持室内通风能减少空气中颗粒逗留的时间和密度。”
他指出,在室内,若必须开冷气,或许能将温度调至26摄氏或27摄氏以上,再开风扇以保持空气流通,要不然可透过安装拥有高效过滤器(HEPA)的冷气机,以过滤病毒颗粒。
“市场所卖的空气过滤机,一般是将空气吸入机器后进行过滤再排放出来,民众需确保有关过滤机有没有过滤病毒颗粒的功能,若没有,安装该机对防范病毒颗粒并不奏效。”
此外,他说,大多数公共场合都是空气流通的地方,不会累积太多的病毒颗粒,而且他也强调,尽管病毒透过空气传播,但胥视民众吸入的颗粒浓度多高,并非吸入一颗颗粒就会引发传染病,惟吸入颗粒越多,风险越高。
对于确诊者居家隔离会否因空气传播增加家人染疫风险,他强调,此问题终究回归空气流通的问题,确诊者所逗留的房间或空间必须确保通风。
“接著会有人问,如果有病毒的空气飘出去(确诊者屋外),岂不是会感染其他人?不会的,飘出去后,病毒颗粒会被分散及遭阳光紫外线杀除。”
无论如何,他指出,居家隔离的确诊者必须做好防范措施,完全与非确诊家庭成员零接触,双方所使用的用品必须隔开,这是确诊者与非确诊者不能不遵守的‘楚河汉界’措施。
他也指消毒剂对一些人例如有气喘者会引起敏感,只有专业或有经验的机构如医院,才可经常性进行消毒作业。
“若民众认为自家或工作地点有必要进行消毒,那么必须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