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9日讯)为了有效落实有关华小迁校的建议,教总促请教育部尽快制定一个完善和透明的迁校机制,包括必须由政府拨地拨款进行迁校工程,以确保各源流微型学校的搬迁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教总指出,尽管教育部在《2013至2025年教育蓝图》中把搬迁微型学校,列为其中一项解决微型学校问题的建议,惟该部至今都没有制定搬迁微型学校的机制,让有意搬迁的微型学校作出申请。
教总在今日公布的《2000年至2014年全国华小学生人数和学校数目演变与现况》报告书中表示,从2000年至2014年,全国共有85所华小获得批准进行搬迁,当中有72所华小已完成搬迁工作,另有10所华小的迁校计划则还在进行中。
“不过,有3所华小的迁校计划受阻,至今都没有新的进展,包括了霹雳务边培民华小(已经停办)、柔佛昔加末中央华小,以及雪兰莪呀吃18里中华华小。”
在这85学校中,有44所华小因面对没有生源的困境,为保住有关的华小,而搬迁到华裔人口密集区。其余其他41所华小迁校的原因则包括校地属私人产业,地主要拿回校地另作发展;与其他华小、独中或国民型中学共用同一个校园,空间不足;学校属于危楼;学校环境不理想,以及发展受限制等因素而被迫迁移。
于此同时,教总指出,从2000年至2014年,全国华小学生人数和分布起了很大的变化,对华小的发展是一大挑战。
教总说,一直以来,只要谈到微型学校,华社所关注的焦点都是乡区或偏远地区的华小,惟如今,一些位于城市中心的华小也因当地人口老化、年轻华裔家庭往其他新兴发展区迁移,以及商业发展等因素,而出现学生流失现象,有的甚至沦为微型学校。
“但同个时候,一些新兴住宅区却因为华裔人口密集,而急须增建华小,以容纳不断增加的学生。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华小都是创办于国家独立前,随著时代的变迁和人口结构的演变,当中一些华小的分布已不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
“基于情况的演变,华社必须认真看待当前各州华小学生人数和学校分布的发展趋势,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根据社区的需求来重新规划华小的分布和发展,确保华小能够更完善和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