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中国快速崛起(或许应该说是复兴或再度崛起),近10年来有关中国特别是中美关系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附带地,也带动了华人研究热,也就是有关中国境外的海外华侨华人研究热;其中,中国国内的海外华侨华人研究也日趋热闹。
有关华人研究的课题中,关于大中华经济圈或是海外华人会否出现类似20世纪初期的中国化,特别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再现,是较多人关注的课题。
就中华经济圈而言,在相当程度上这是难以避免的趋势;关键其实是在它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抑或是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伸言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通有无是种互补性竞争关系,其中有互补也有竞争,至于细节则取决于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也就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
至于华人再中国化的课题,应该认识到自1950年代以来,至少在东南亚,华人对所在国的政治认同已趋于巩固,他们已从侨民变成公民,问题反而是已从侨民变成公民的华裔华人华族是否享有与土族一样的公民地位?抑或是尚存在著一等与二等公民的区别。这个课题也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毕竟,不同国家具体国情不一,如在泰国,这个问题不存在,而在大马则尚是个有待时间来解决的课题。
此外,应该一提的是,还得把政治认同与其他认同,如语文与文化认同区别看待,不可混为一谈。在泰国有很大比例已是华裔而不是华人,也就是说他们虽有汉族血统,但已不纯汉族,而且也可能不懂华语或其祖籍地的方言,故只能称之为华裔而不是文化意义上的华人或华族。虽然这20年来,许多东南亚国家均兴起了学华语热,但是已断了层的华文教育能否真正复兴尚有待观察。
就华人研究言,无疑自1990年代来中国大陆是最有成就,研究队伍也最大。这其实也反映了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学术研究的兴衰很大程度本就是一国综合实力的反映,如二次大战以来,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其学术研究也同样是全球最发达,很多新理论,新学派也来自美国,或是在美国兴旺发达起来尔后再传到世界各地。
本来,在20世纪初期到中期,中国也有不少人搞华侨华人研究,可在1960年代后便断了层,1980年代才再启动,而在1990年代后,日趋兴旺发达,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一个例子是1993年由周南京主编的《世界华侨华人辞典》的出版。这是一本200多万字,列有7000多个条目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
两年后,周南京再接再励又再主编多卷本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简称《全书》)。这个12卷本的《全书》在2002年出齐,每卷约100万字或更多,12卷加总起来有约1500万字。从量方面言,可说是空前的。从质方面言,也是可圈可点。
不少人主观的认为,中国出版的书免不了会受到马烈主义意识形态制约,特别是像这类大型综合性工具性书。只是,令人意外的是,这样浩大的学术工程,竟然是民间发起、编撰、筹资、发行的民间工程。其能够成功面世,主因之一在于得到菲律宾华人企业家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主编与老中青的撰写人中有不少是怀著使命感与奉献精神进行。
其中不少老一辈撰写人包括主编是归国华侨,周南京本人是印尼出生,也在印尼受基础教育,1953年才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从事世界史教学与研究;可因为是印尼归侨对华侨华人课题特别有兴趣,也在这方面写了不少文章与书。这些老归侨希望能在晚年做出“最后冲刺”完成撰写《全书》心愿;因此,物质待遇不是他们首要考虑,这种献身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同样重要的是,编委会也坚持为学术而学术的原则,本著实事求是的精神,去从事这项民间工程。据此,编委会要求撰稿人要尽可能做到科学性、学术性、知识性、全面性、系统性,力求资料翔实,准确可靠,重视客观事实,避免过度的实用主义与主观主义,对尚未有定论的争议则存而不论。这就使得这本《全书》具有很高参考性,是研究华侨华人的必备工具书。
从内容来看,12卷的各卷标题为1.总论、2.人物、3.社团与政党、4.经济、5.教育科技、6.新闻出版、7.法律条例、8.历史、9.著作学术、10.社区民俗、11.文学艺术和12.侨乡。
从这12卷的标题可看出覆盖范围可说颇全面完整。要研究华侨华人的方方面面,均可从这套《全书》中取得可贵资料,如高伟浓《清代华侨在东南亚》一书里(2014年版)便引用了〈社区民俗〉一卷中不少资料。同理,研究不同领域与课题者也可从这套《全书》中的相关卷中引述所需资料,实在便利。
总而言之,《世界华侨华人辞典》与《全书》均能尽可能做到实事求是,而不是具有特定意识形态的工具书。就华侨华人这个用语而言,周南京认为华侨是华人的前身,而华人则是华侨的转型。中国在1955年便强调不承认双重国籍,也就是取得外国国籍者自动放弃中国国籍,而失去中国国籍者,便不再是华侨而是华人或更明白地说是外籍华人,如英或美籍或马籍华人。
虽然自二战以来到1970年代,华侨已日趋渐少,可也要看到自1980年代以来有许多中国人到外谋生发展,而成了新华侨;因此,华侨还不是历史名词,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实用语。
严格来说,观光客、留学生、外交人员或商务人员是不算华侨,也就是说华侨应只适用于那些较长期定居于国外而持有中国国籍与护照的境外中国人。
以笔者之见,若改称华侨华裔华人华族百科全书式辞典会更贴近事实。毕竟,有很大比率的华民已失去了中华文化传统,他们应称为华裔,华人应是指尚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华文化传统的人,如华名华姓或能说华语或方言也实践汉人习俗与庆典如庆祝春节或清明祭祖等。
此外,在学术界更有不少人主张用华族Ethnic Chinese这个用语,如庄国土等著《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一书(2003年)便是全书统一用华族这用语。
尽管学术界有人主张用华族,可现实是华人这个多元复杂的用语已深入民心与媒体,要改过来还是蛮困难的。说起来,华语、华人、华民、华商这些用语也是古语而不是现代创造的用语。至于华侨则是1880年代后,才出现与流行起来的用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周南京也曾与姚楠等合编了一本内容丰富的《东南亚历史词典》(1992年)这也是一本大块头的综合性工具书。姚楠本人在二战前也曾在马来亚工作,他也是很关心华侨华人课题的有心人,出版过有关华侨华人的著作。对拥有690万华族人口的大马华族而言,是否也应召集人才编撰诸如大马华族辞典或以大马华族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工程?
实则,何启良也曾主编了一套4册《马来西亚华人志》。姚楠在1942年也曾出版了一本《马来亚华侨史纲要》的书,这可能是第一本马来亚华族史的书,比巴素(Victor Purcell)1948年出版的《马来亚华人》(The Chinese in Malaya)更早。姚楠还在1946年出了本《马来亚华侨经济概况》,可能也是第一本有系统地概述华族经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