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兼公正党主席安华最终圆梦拜相,主要的关键是持有82席次的希盟,成功与多年劲敌国阵达致协议,获得112席支持,国会过半议席,随后也获得来自东马的砂盟、沙盟、民兴党等的支持,基本已凑足2/3席次。
此次大选掌握高达73席的国盟,还未成功合组政府就面临众叛亲离的局面,虽说国家元首首肯、由安华领导的联合政府可说是能容一切,经过一番考虑后,国盟依然决定成为反对党,以制衡和监督联合政府。
安华领导的联合政府,有国家元首的钦点和加持,也有美其名可制衡极端政治为由,但是否真的能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又能作出许多开创性的改革,则是满满的疑惑。
即便任相的安华,被喻为多年来坚持以改革和开明为称著领导人,但大选结果三分,其中国盟取代国阵成为多数马来穆斯林的选择,而国盟两党却决定不加入联合政府坚持在野,可能将使多年来摆在眼前的问题,无法迎刃而解之馀,甚至激化。
我国能举出几近同样例子的年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紧急状态后的联盟(当时还是持多数席次)主张与反对党合组成“大联盟”,成功招揽了东马政党,以及作为地方强大反对党的民政党、伊斯兰党和人民进步党加入政府,国阵的由来便出自于此。
唯独不同的是,我国那时尚处于刚起步和面临政经等不稳定的状态,暴动后的秩序重建和协商理解是十分必要的事,而国阵的组成恰好符合今后的期许,并持续扩大成一个拥有数十个成员党且十分稳固的联合政府。值得一提的是,行动党因未加入国阵和坚持做反对党,一直被人们喻为是政坛佳话,但据说当时的情形是行动党被拒于门外,要谈都不能。
族群和宗教政治成常态
50年后的今天,历经多年日新月异、物换星移,即使族群和宗教政治仍是挥之不去的常态,事实上却已有很大的进步和改变。大选后的布局是划为三大版图,但人们都顺其自然得等待各政党和国家元首去协调处理问题;间中当然有各路唯恐不乱的人马意图在网络煽布仇恨,大抵上人们不是嗤之以鼻就是严厉举报此种作为。
虽然投选政党方面各有所好,而基本作为大马人的品德和教养不能没有,坊间的各层和各族人士,在选后迄今,都抱持著乐观态度看待后续发展。或许我们也知道,也很难接受长期所支持的政党,突然和敌人抱在一块、一笑泯恩仇,迅速成全了政治艺术的可能性;但毕竟生活还是要过,而且新政府一日不出来,我国的政经也将持续面临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许多人的心态,已经不是质问政党的原则和立场问题,而是趋向于呼吁赶紧合组成立政府。
话说回来,不少人分析国盟在野会祭出许多偏激手段来抗衡,这也很可能使联合政府在施政和制定政策等遭遇更多麻烦。喜来登的前车至今仍历历在目,国阵会不会出现异常而导致政权动摇,实也不乐观。
虽说联合政府标榜多元和世俗为主,勉强加入国阵或许可延伸多一个中庸,但面对著全盘保守的国会反对势力,新政府可能不会再重蹈希盟全面执政时的覆辙,在执政上继而转为保守,政策上也不再有很大变动。
无论如何,让我国重新走回正轨目前才是上策,其馀的也只能静观其变,有待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