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选举是不是第15届全国大选的准确指标?
希盟在2018年大选赢得15席并执政了马六甲,但是如今只赢得5席,他们是否已到了强弩之末?
马六甲选民是否再次依据种族来投票,进而促使巫统大胜并横扫18席、马华与国大党则分别取得2席及1席? 一度在马六甲战无不胜的民主行动党,是否已经丧失其影响力,导致这次选举只赢得8席中的4席?
国盟这次只赢得2席,这对该阵营又有甚么含意?为甚么马六甲选民又全面拒绝了伊斯兰党?
公正党这次全军覆没,是否应该检讨其竞选策略?选举结果是否反映出,马来选票已经分散,各别对巫统与土团党表示效忠?
以上都是马六甲选举结束后,许多人议论纷纷的问题,一些人为这个选举结果庆祝,其他人则舔著自己的伤口。
以往的选举显示,低投票率对国阵更有利,但尽量疫情影响,这次的投票率还是达到65.85% ,超过之前预测的55%。希盟的选民是不是因为疫情而不愿出来投票,还是因为对政治的动荡而感到厌烦?
选民是不是为了教训希盟尤其是公正党,因为接纳了4名跳槽议员中的其中2人?选民也给予依斯利斯哈仑明确的讯息,他们并不欣赏他的背叛;这次以独立人士上阵的诺依占,甚至输掉了按柜金。
如果人民非常重视道德问题 ,谁能解释,为甚么纳吉效应能够赢取到支持?难道马六甲选举已经原谅了纳吉在1MDB丑闻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是纳吉已经通过亲民的论述谈论经济复苏、青年失业、疫情管控的问题,让他得到了救赎?无论如何,这名第6任首相确实非常努力,以赢取甘榜与郊区马来选民的心。
反观希盟的安华、林冠英与末沙布,他们都是拥有很强的人格魅力的政治人物,但这次似乎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也许是因为选民不满希盟与跳槽议员共舞而决心教训他们、也许是这些元老级政治人物已经不再吸引年轻选民,也许是持续不变的政争,让希盟陷入政治疲劳。
2018年大选之后,马来选民是否已经不再支持希盟?
以希盟的前首席部长阿德里为例,虽然以6805票保住武吉卡迪州议席,但国阵与国盟的选票相加,总数却达9465票。这意味著如果巫统与伊党在全国大选时合作,预料将会取得大胜。
同样在情况出现在巴也隆布,公正党候选三苏依斯干达仅以629票惜败给获得6830票巫统的莱斯雅欣,但是如果加上国盟候选人法利斯的3972票,国阵与国盟的总得票是1万802票。
华裔选票方面,也出现对希盟不满的情绪。以马接再也州席为例,这原本是公正党相对安全的区,但公正党撤换了备受欢迎的林秀凌后,无法被选民所接受,导致公正党把这个州席白白拱手送给马华的魏喜森。
这次选举的结果,它不是单一原因所造成,它是有多重的因素。
至于来临的第15届全国大选,那些愿意聆听选民心声,以及替人民说话的政党及政治人物,才拥有更大的机会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