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三大事项引发国人的关注;尤其是非穆斯林。第一件是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在9月中旬说,政府正在草拟“2021年伊斯兰法庭(刑事权限)法令”(简称355法令)修正案,以提高伊斯兰刑事法庭的权限。有关法令将在10月12日至14日的伊斯兰法和民事法协调会议上提呈给各州审议后才交由国会通过。
这个法案是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所提出的,他先后在2016年5月26日、11月24日及2017年4月6日在国会下议院提出了属于私人法案的355修正法案。在哈迪阿旺的建议下,一旦穆斯林违规,在伊斯兰刑事法下,可被监禁高达30年或罚款10万令吉或鞭笞100下或三者兼施。目前刑罚只能监禁最高3年,或罚款5000令吉或鞭笞6下或兼施。
在过去马哈迪主政时,他先后在1993年及2003年否决伊党提出的355法案修正案,即使吉兰丹及登嘉楼的州议会已先后通过“固定刑罚”(Hudud),但因未在国会通过而不能实施。经过多年的兜兜转转,我们又见法案被“复活”回来。这说明了哈迪阿旺的坚持,不因“挫折”而退缩。
尽管国内五大宗教咨询理事会(佛教、基督教、印度教、锡克教和道教)反对这项修正法案的提出,且要求首相加以阻止,但仍未获得政府正面回应。他们形容此举是在引入“固定刑罚”(Hudud)。不但是让两种法律并存,而且也是违反宪法的,政府不应为了政治目的而制造“一国两法”。
第二件事是代表伊党出任首相署掌管宗教事务的阿末玛索沙里宣称正在草拟四项新伊斯兰法,包括限制非穆斯林向穆斯林传教,有关伊斯兰公益金(Wakaf)、宗教司(角色)和伊斯兰法庭对刑事处罚权力的扩大(即355法案)。
来自砂拉越人联党秘书长陈超耀明确指出,相关法案是违反联邦宪法的,只要不向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宣教,联邦政府就不能控制和限制任何非穆斯林人信奉、实践和宣扬其宗教的权力。他因此希望首相能消除人们的恐惧和愤怒情绪。即便后来有关部长作出澄清只是局限在联邦直辖区,但令人不解和纳闷的是,单只限在直辖区,为何还大张旗鼓在传媒公开?动机也不单纯。
土著股权课题再被挑起
第三件事,首相依斯迈上月杪宣布,政府将会成立职权更为明确的“土著繁荣局”(Bahagian Kemakmuran Bumiputera),目的是要保障土著的股权不会向外流。因此需要从部门和机构调动官员来确保土著的经济地位获得关照。
首相说,截至2019年的数据显示,土著股权只有17.2%,非土著则有25%;而外国人拥有45.5%及12.3%是代持股份的代理人。政府是因为发现原住民是最弱势的一群,他们大多数是属于B40低收入者,在2019年的统计还是占了33.6%之多。为此,首相说在第十二大马计划下,提高和改善土著及原住民的生活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以提高他们的收入。
我们不知道为何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土著的股权还没有到位?根据经济学者林德宜在2006年时的推算,土著拥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已达致30%。可是在政府的记录中,土著股权仅有18.9%,未达致30%,这引起对当局如何计算有关股权的质疑和争议。当时的首相阿都拉也在2007年说,政府希望在3年内(即2010年时)能使土著股权达到30%。
如今15年后,同样的土著股权课题再被挑起,而当年对政府数据的质疑,至今依然没有获得解答,如维护土著利益的官联公司股权是否不算为土著的股份?或是集体拥有的股权不算,只算个人的?
此外,另一项不合时宜的规定,即1990年注册货运代理商须让土著持有51%的公司股权,已严重影响到国内1500馀家的业者在申请报关手续时面对困境。
尤其不能理解的是,只有本国的公司或个人须遵守土著条例,而外资却不受此限。对此,业者说,当下已有许多土著持有货运公司100%股权,也获得政府的特别奖掖,为何还要双重保护?行动党领袖林冠英就认为既然豁免外国业者遵照51%的土著股权规定,为何却要求本国业者放弃股份和控制权呢?
伊党亦步亦趋的向宗教至上的观念靠近,再加上以种族作为政治的基础,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大马一家”政府正被种族化和宗教化施政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