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年第一天,居銮以及柔佛多地就迎来水患,接著蔓延整个东海岸。极端气候在新一年伊始敲响警钟,我们必须正视治水的方式。传统的城市发展建设,只会不断助长极端气候,若不现在改变我们的城市基础建设,未来我们会在严重的旱涝极端气候中摆荡。
1月1日凌晨开始的40个小时大豪雨,灌满了流经居銮市的三条河,这三条河是明吉摩河、美兰黛河(Sungai Melantai)以及森布隆河。明吉摩河从南向北穿过市区,然后在北边成为美兰黛河的一部分,往东北走,在巴罗路附近汇入森布隆河;从这边开始,森布隆河往东经加亨,加亨河与灵娥河(Sungai Lenggor)相继灌入河水,最后在柔佛彭亨边界,与兴楼河二合为一,兴楼河就是两州边界,源自居銮的河水,在兴楼奔流出海。
居銮作为河流的上游,却屡次面对逢雨必淹、久旱制水的窘境,不能完全怪罪大自然突发气候,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我们这个内陆城市的建设发展模式,是否真的可以让这个城市继续健康成长。
长久以来,我们认为下大雨,最重要就是排水系统要非常有效率,愈快把水排出道路、排进河里、海里,就是好的方式。因此,无论是住宅区还是工业区开发,排水系统必然先行。
问题来了,我们的城市一直在往外蔓延,原本可以帮忙吸水的绿地,为了盖房子,变成了石灰地或是铺了柏油的道路;因此,原本可以被树林或绿地吸收的雨水,积流在地面上,若排水设计不良或刚好遇上特大暴雨,排水不及,公路上的雨水就变成大家习惯看到的闪电水灾。
若排水系统够好,这些来自一个个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表面的水,迅速流进沟渠、大排水沟以及河流,假设每一个环节的渠道都因应不断增加的城市发展地区加大、加深,那么水灾或可以避免;否则,因为城市开发,愈来愈多绿地消失,雨水没有办法被土壤吸收变成地下水,都往沟渠流,渠道没有加深加宽,就会逐渐导致原有沟渠或河道不胜负荷,水灾的事故会一直重演。
与此同时,我们如果把排水速度当作关键绩效指标,大量的淡水资源不断地被迅速排走,而不是留在地下水自然系统,在干旱季节调节河流水位,我们最后会面对的是,数周无雨就无水的状况。
让雨水回到自然
自然环境讲求循环,我们持续开发城市减少绿地面积,自然就增加排水渠道的负荷;城市继续盖下去,沟渠始终有无法负荷、必须加深扩大的一天。过去,绿地帮我们保存水源,让我们旱季也有水可用,我们大量开发绿地之后,迅速把淡水往海里送,旱季自然缺少淡水资源。
暴雨淹水和旱季制水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议题,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要打破居銮逢雨就淹,久旱制水的窘境,我们必须让居銮变成健康的海绵城市,或者低影响开发城市。
除了技术性调整让流经市区的河流沿岸不会轻易漫过河堤,我们可以考虑的是,让主要干道使用可渗水铺面,迅速吸收雨水到地底。这个技术已经在多个国外城市试行,即便是大豪雨,路面也可以让雨水渗透到地底保存成为地下水,因此路面不会积水,道路变成海绵,也避免淡水资源流入渠道被快速排出。
在2030年居銮地方发展大蓝图草案中,政府的治水建议是在三处建造防洪池,其中一处就是明吉摩河与美兰黛河的交汇处。这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毕竟是水泥工程,容量有限。最好的做法就是让雨水回到自然,在市区内,必须有更多小面积绿地、口袋公园,协助吸收雨量;森布隆河下游,我们必须觅得适合地点,设立湿地公园,大豪雨发生时,湿地公园就成为自然收纳雨水的地方。
住在新式、拥有良好排水系统的住宅区,居民不用承担开发后,水资源被破坏的成本,因为第一线承担城市开发外部成本的是住在河流两岸低洼地区的居民,只要有任何改变环境的开发,他们必然先承担其负面效应。但实际上,我们都在一起浪费淡水资源,少了绿地,少了植物光合作用挥发到大气层的水气,少了日常降雨机会,少了更多水资源。
我们必须学会与水共存,不要只想著把水排走,而是如何让水以最温和的方式,回到自然循环系统中,让我们即便面对雷雨特报,也可以安心生活,久旱不需要担心无水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