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史上最快的一次熊市回调之后,现在全球的投资者正在蜂拥进场。假如观察市场的波动率,市场的暴涨和暴跌之间的迅速切换,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交易的一个特征。这种特征,可以形容为市场的“脆弱性”,而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高脆弱性”事件的发生频率是1928年以来的五倍。标普5 0 0在今年2月份触及2 0年来的高点之后,这种脆弱性的发生频率,是其三年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
这种高频发率的脆弱性可能归咎于投资者的羊群效应、货币刺激政策、流动性疲软以及杠杆过高的根本原因。但无论罪魁祸首是什么,要对冲这种情况带来的风险,无论对于专业投资人或者散户,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因为当市场的高频脆弱性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的时候,投资者在瞬间所承受的亏损,或是错失的入场机遇,都是难以在之后,以合理化的管理方式所弥补。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股市崩盘总共出现了6次。假如往前看,从2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8年之间,这一比例通常仅为10年1次。然而,在信贷和股票市场,该指标在本次疫情期间发生的频率已达到之前峰值的至少三倍。追踪股市隐含波动率变化频率的指标,即波动率的波动率(VVIX),仍比10年平均水平高出1/4。
在2018年10月和2020年2月之后的暴跌之中和全球股市随后的反弹当中,羊群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几乎所有资产类别现在都已经徘徊在极度超买区间,而企业债券价格也接近恢复到疫情前的高点。虽然,对于每个投资者而言,股市和各类资产价格上涨是好事,但要能够持续性的持盈保泰,甚至至关重要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全身而退才是重要。交易策略上,当然要抓紧机遇,顺势而为,但退出的时机,必须谨慎观察市场的疯狂程热度。
一般人可能没有意识过,所谓的牛市,很有可能是一个更大的绞肉机,从历史经验上看,哪怕在熊市里能够凭专业能力赚到钱的投资人,都很容易在牛市里割肉甚至丧命。所以,要坚持从微观上选择投资标的,并要坚持注重基本面的支持。每当市场短期炙热的气氛来临的时候,投资人通常就会开始改变信仰,怀疑人生,进而把之前在逻辑和理性下所判断的基本面、流动性、估值、上市公司的质量等等都抛诸脑后。
那如果大牛市真的来了,新手是否应该贸然冲进去呢?这段时间股市连续上涨,很多人都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准备冲进去。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讲,这无可厚非,从交易策略上来说,当然是该上车的时候要上车,但对于大部分对股市了解不多的新手,我建议还是按捺住自己的心情,谨慎为上。因为你可能获得的收益比起风险来讲要小很多。
紧盯突发事件
其实包括股票市场投资者在内的各种投资,本质上还是对人性的修炼,也可以说是非常反人性的,如果说在这样一个市场火热的情况之下,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从头学起,至少还有一个成功的开头,如果贸然冲进去,不明就里,甚至听信很多所谓的内幕消息、小道消息,亏钱的概率非常大。
此外,普通散户投资者的投资策略绝对不能按照机构的打法去打,因为两者无论在资产规模、风控能力、专业程度等都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人投资是赚不到钱的。假如坚持选择自己投资,就一定要分散风险,具体可以一部分交给机构,另外一部分买基金。对于可投资产规模不大,又确实按捺不住想去炒股的朋友,建议炒股的资金总额设置在哪怕处于亏损状态也不会影响到家庭的生活,千万不要加杠杆。
目前全球投资市场的气氛,让大部分投资者可能对下半年的经济复苏过于乐观了。据报导,全球金融市场数据和基础设施提供商Refinitiv data调查了近4000家公司后预计,2020年全球资本支出的削减幅度平均为12%,这个数字远高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11.3%,也是10多年来最大的降幅。资本支出是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由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迫使企业管理团队控制成本,全球企业今年都在大幅削减资本支出。
按行业分类,能源(-25%)、非必需消费品(-23%)和房地产(-20%)的资本支出削减幅度排在前列。这一切表明,市场普遍误解了经济复苏的形态——全球资本支出的大幅下降可能导致低迷的复苏持续两年,导致2021年的GDP和企业盈利水平低于预期。
美股从3月份的低点反弹,极度类似于1929年最初的下跌,然后反弹。但经济的崩塌一直延续到1932年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复苏。当年也是因为人们一开始就低估了经济下滑的深度,以及复苏阶段所需要时间造成社会上的一般阶层群众,在各种资产价格反弹当中进场而深度套牢。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实体经济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预期时间继续推后,现在已经推后至2022年了,全球不断上扬的确诊案例迫使各国暂停甚至取消重启经济的计划。虽然各国央行的超强刺激措施推动了短期的牛市情绪,但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依然没有走出困境。
Refinitiv的估算也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当前金融资产价格预经济基本面的偏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估值模型,主要发达国家股市和债市资产价格与基本面估值的差距达到1 9 9 0年以来的最大偏离。因此,投资者现阶段必须比过去更紧盯市场内所有可能触发“脆弱性”的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