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政治的两大主流是马来民族主义和伊斯兰主义,当然它们并非铁板一块,也不是互相排斥的,两者的光谱也是广阔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一再重组和洗牌,内部也有不同的思潮和路线争辩。马来人当中也不乏自由派和左派,他们亦能带领社会舆论,但是基层相对薄弱。
反对国阵和国盟的各个政党应该懂得这个道理,要执政就必须掌握至少其中一个马来政治版块的选票,才能赢得足够的马来票,凑足一定数量的马来人议员。
所以,以前民联时代,行动党和公正党会跟伊斯兰党走在一起,其中一个原因是看准伊党有强大的基层力量,寄望靠伊党争取更多更多的马来人选票,以对抗巫统。
马来人更“开明”假象
可是过后伊党分裂,有些人认为可以通过成立诚信党来取代伊党的角色。遗憾的是,诚信党所能吸纳的马来票主要是都市穆斯林中产阶级,它也依赖伊斯兰友好协会(IKRAM)和伊斯兰青年运动(ABIM),这其实跟公正党的马来支持者是重叠的。
换言之,诚信党看起来无法为希盟拉拢更多伊党潜在支持者,特别是居住在雪隆和各大城镇地区以外的。这也是为何当时公正党的阿兹敏派系坚持要联伊党的原因。
失去了伊党的选票,希盟如果要执政,就得寻找另一个马来票源了。于是,在509大选前,希盟军师拉拢不满纳吉的马哈迪和土著团结党,希望借助马哈迪的影响力来赢得原本支持巫统的马来票。
那个时候,玻璃市宗教司阿斯里也倾向支持希盟,当伊党以355修正法案来抨击希盟时,阿斯里为希盟缓颊。诚信党也成功说服前伊党精神领袖聂阿兹的长子聂奥马参选,虽然它本身在吉兰丹败选,但他在助选期间勤于在雪隆地区跑动,以他父亲的光环为希盟争取到一些都市的伊党潜在支持者。
靠马哈迪拉拢巫统选票,靠聂奥马拉拢伊党选票,让希盟在上届大选凑足了足够的马来票。虽然希盟的马来票可能不达1/3,但因为巫统和伊党选票分散,加上非马来选票集中支持希盟,让希盟赢得足够的议席,拿下了政权。
但一些希盟支持者却以为这是“新马来西亚”的到来,以为马来人都变“开明”了,结果太高的期待换来了更大的失望。我不觉得大多数马来人是种族主义的,他们愿意分享政权,但认为马来人必须主导政局。多数穆斯林也不是极端的,乐意跟其他宗教群体共处,但他们可能不大苟同政教分离。
容纳不同势力拓票源
于是,伊党,巫统和其他反希盟者不断散播“行动党主导希盟”,“马来人被边缘化”,“伊斯兰被威胁”等等言论,来打击希盟的马来人支持率。原本对立的伊党和巫统,也以“马来穆斯林团结”之名走在一起。伊巫联盟一连赢下了几场补选,甚至重夺原本土团党在509大选赢得的议席,让希盟担忧自己的马来支持率日益下滑。
另外,原本相对支持希盟的玻璃市宗教司阿斯里等传教士也加入批评希盟的行列,指责希盟无法“捍卫伊斯兰”。阿斯里等在穆斯林中产阶级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批评不仅让希盟无法跟巫伊一争高下,也可能流失原本的支持者。
希盟马来选票基础的薄弱,加上内部多面向的纷争(特别是土团党和公正党内部,还有马哈迪和安华之间的博弈),让希盟在二月政争中丢失了政权。如今,希盟失去了一大半的土团党和一小半的公正党,单靠三党恐怕无法凑足一定数量的马来穆斯林议员;就算重新大选也未必能够获得更多马来人的支持。
这也是为何希盟有些领袖明知道有风险和会面对支持者的质问,却始终对马哈迪不离不弃,也期盼土团党能够归队,重回希盟阵营。他们知道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没有马哈迪和土团党,就算国盟内讧。希盟也很难在短期内重新执政。
喜不喜欢也好,以马来西亚目前的政治现实和选举制度来说,希望联盟如果要重新执政,就必须容纳国内多股不同的政治势力:相对温和的伊斯兰政治势力、相对兼容的马来民族主义、相对世俗的马来人、当然还有不同背景的非马来人和非穆斯林,在这些不同但还可以互相包容的政治势力中寻找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