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曾以为戏院会消失。
无论是上世纪末出现的VCD或DVD,或目前非常发达的网络科技,促成免费线上看或下载等风潮,都在在影响戏院的永续经营。
没想到,大型传统戏院倒闭,但中小厅的连锁戏院越开越多,反倒是夜市与小食中心的盗版光碟兜售者逐渐不见踪影。网络时代虽让不少电影资源免费窃取,但买票进戏院的人潮不减反增。这意味著两种情况:国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或生活享受品味逐渐改善。
无论如何,这都算是一种物质生活的进步。若国民都有经济承担能力看电影,不管是尊重智慧财产权或单纯希望有个舒适观影空间,其实都能反映出追求进步的欲望。
只可惜,目前许多人仍停留在追求物质的进步,精神上的提升却不成正比地远远落在后头。
作为影评人,我几乎每周都会到戏院报到,有时是拿到免费首映票,有时则自己掏腰包。但无论是哪种场次,都会遇到以下情况。
请把手机收起来
最常见到的是手机成瘾症。许多人总会在观影过程中,不停打开手机刷讯息或与别人聊天。他们总以为把萤幕亮度调低,姿势放低一点,就不会影响其他人。
孰不知戏院座位并非包厢,你的一举一动,其实都会间接影响旁人的观影感受。就算旁人不吭声,别忘记还有坐在正后头或斜后方的观众。除非你拿著一块布罩头,否则这都会间接干扰其他观众的观影投入感。
若你有考过摩哆执照,应该知道有个考验是要慢慢骑著摩哆,撑过10秒才能走过独木桥吧?那种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其实与电影迷热爱看戏的心情一样。你总不希望在专注经过独木桥时,旁人却不断对你闪光干扰吧?
滑手机都尚且会影响身边观众,更何况是电话铃声。
基本上,目前几乎所有电影上映前,都会播出关闭铃声或手机的公益广告。奇怪的是,我发现大部分国民对公益广告都免疫(当然,有些公益广告的确拍得太像政治口号片。没有生命力,何来说服力)。看到这些温馨提醒讯息后,也不稍微检查手机,直到观影过程中手机不断作响(有些甚至还光明正大说电话呢),在旁人稍带愠气的提示下,才不甘心地关掉铃声。
最可怕的是,有些人进戏院感觉像是偷渡。在戏院内全程按手机的时间多过看电影,仿佛戏院是个走私地,进来只是想要完成一秒几千万上下的交易。
若真的如此忙碌(有人可能只是要陪伴身边人看电影),真心建议这些观众可以买最后一排或左右两排的位子,那里至少比较阴暗,可以让你尽情展现边看电影边刷手机的特异功能(虽然我建议你还是省下戏票钱到外面溜跶更划算)。
当然,在电影院高谈阔论交谈,不顾脚臭脱鞋,吃东西太大声,任由小孩乱跑乱闹等,这些都会间接让身边观众受影响。有时旁人不出声,并不代表放任你的举止,而是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争端,让原本看电影的美事蒙上污点。
公共空间应互相尊重
我知道,大部分观众对看戏只是视为一种娱乐休闲活动。我不期望观众能追得上西方发达国家,将看电影视为一种生活通俗文化艺术,把进戏院当作进剧场般神圣。但若懂得在公共空间内互相尊重,这才算符合消费形式进步的真正素养。
关于公共空间的使用原则,大部分人都抱持著“公共场所就是应该自由啊”的心态。实际上,所谓的自由,就是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的自由前提上;若每个人都以个人自由为名而放荡作恶,实际上这已非自由,而叫自私。
若我们希望国家是建立在互惠互重的基础上,那这点尊重的自觉就应该从小地方做起。下次,请在戏院内礼貌点,温柔点,否则在这黑暗的空间内,其实正是你丑陋本性放得最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