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纳吉的网红旋风,近日,正在马来社会狂吹,凡他足迹所到之处,不但引起媒体关注,也受到很多马来选民吹捧,此情此景,让很多在第14届大选前,“厌恶”纳吉的华裔民众,感觉匪夷所思。
按照目前网上流传著的纳吉网红风潮评估,纳吉在其社交媒体的发言,在马来社会取得进一步的信任,令到他在友族的风评里,得到了平反的机会,同时,建立起他在马来人心中的另一个地位,摆脱其执政时,所面对的万般指责。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让纳吉有机会在马来民族中重新点燃魅力?难道他真如传言般,是在社媒上“派钱”买赞,才获得如此翻身机会吗?想必,这是很多人的心中疑问,特别是一些恨透他的华裔选民,当看见他在社会中重拾神采,心中滋味,好不难受。
就此概况,笔者也对纳吉,在509被民众大力拉下台,却能在短短数个月后,便为自己创造了,如此一个华丽转身的机会,感到好奇,从而花了两三个星期的时间,通过社媒寻找答案,希望一解心中的疑窦,看一看其的魅力所在。
无可否认,纳吉网红热潮,源自于“Malu apa bossku?”(我的老板有什么好羞耻?),而这个代名词之所以深入马来社会民心,则完全不因为“bossku”这个字眼,反而,是bossku文章的扎实所致。
纳吉在面书上,和社媒上受落,全然在于他善用了文字。他以文字反驳政敌提出的政策,同时,他善用数据去纠正政敌说法,致使马来社会感觉到,昨日种种针对纳吉的事件,其实不是毫无疑点,为纳吉提供了一个辩白的空间。
真相被意识形态影响
俗语说“善恶到头终有报”,纳吉是善、是恶,在这个吊诡的泛政治社会中,其实很难得到定夺。
简言之,一个“泛政治”的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混沌战域。谁真诚、谁恶劣、谁在居心叵测、谁又在传播正信,这些都很难在众说纷纭中,理出头绪,真相更是雾里看花。
谣言从来都是政客,用作政治争夺战中的武器,无论朝野,皆视之为击倒政敌的瑰宝。所以,很多在政坛上闹得熙熙攘攘的故事,其真实性也确实有商榷之处。
有人说,在一个政治语言泛滥的社会上,很多故事的真相,皆受到意识形态的左右,当人民发现,一些事情不如自己所想像时,会拒绝相信,惟在真实的世界里面,往往一些事情真相,却是出乎在人民认知之外的,因而,司法制度才会以真凭实据,作为判刑的基准。有鉴于此,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又何须坠入政客所设的故事漩涡内,随著政客的剧本去看待问题,间接成为政客的一份子。
为了看清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聪明读者,何不用平常心看问题,做一个政治观察者,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待朝野政客乐于演绎的政治戏码,看看在他们设定攻讦政敌的课题后,谁能出示教人信服的“真凭实据”,才为事情真伪下定论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