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举行反《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集会没有问题。
第一,要不是过去10年国内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改朝换代的历史见证可能还要推迟多一甲子。从烈火莫熄、净选盟、兴权会、绿色盛会到全民挺赵明福运动等,各属性的社会运动层出不穷。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正义的尺。这把尺无关政府的下达旨意,而是心里对社会不公的原生愤慨。
一旦发现司法、立法或执法无法付诸于公正公平与民主的理念时,人民就希望藉著街头运动,藉著突破传统规律的宣传方式,让正义多一种被看见的可能性。
对人性来说,这是最正常的。
参加集会没问题
第二,10年多前,走上街头示威在政府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尽管这种事在西方社会稀疏平常,但对于坚信拥有“马来西亚式民主”的国阵政府而言,街头抗议就是拥有颠覆政权的意图——谁敢站出来,捉。
不过,随著越来越多人走上街头,社会运动也逐渐变得成熟有组织后,国阵政府嘴里虽仍站得硬,但碍于现实考量,也只能顺从民意放宽街头运动的限制。
因此,《2012年和平集会法令》顺势而生。尽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里头存有许多刁难,但对集会多了更清楚的指示,让执政者与社会运动分子多了平衡点,聊胜于无。
因此,前首相纳吉会出席反《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集会,没问题;吉兰丹州政府特意放假一天,鼓励人民去参加这个看起来匪夷所思的集会,没问题。
前提若建立在这是“新马来西亚”,民主、公平与自由都有新的高度,而这些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自主意愿去参与,没半点参与的强迫性,就真的没问题!
问题在于对《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的内容,至今仍不见一个执政党强势站出来清楚澄清。尽管部分希盟国会议员有解释,但他们代表的几乎只是个人身份,而不是全体党或联盟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这个公约成了一种破坏种族权益与和谐的“魔鬼契约”,也让大马成了在国际上,唯一以多元民族组成,却又不反对国内种族歧视的矛盾国家。
没向巫裔沟通
最可笑的是,当执政党开始表态暂时不签署这项公约,但反对党又执意要举行相关社会运动,两者其实分别就是站在“不签署公约”立场,那很明显地,后者就属于政治作秀活动。
很多人心里纳闷,执政党已经表态暂时不签署,理所当然已经满足了反对党的诉求,但后者为何还执意要上街呢?对我而言,与其说这是一场政治筹码,我更关注里头是否有额外议程,或在马来族群中,是否有更多别于对全民传递的“马来特殊语言”。
也就是说,马来族群对这个公约的解读,其实已经超越了原本公约的传递精神。但这方面的误解与沟通落差,到如今竟然没有一个执政党愿意去搭建桥梁,郑重其事向马来族群沟通。
大马可以暂时不签公约,但从这件事可看出来,希盟政府对于民主公正价值的传递,依旧延续著旧政府的作风——永远以马来族群主义为首的优越考量。
这并非要立即考虑让马来人放弃特权,走向与其他种族同样的待遇格局。但若连公约里头的种族平等精神都能如此被随意敷衍与放弃,那每次看到国际上宣扬大马是个美丽的多元种族国家时,非马来人的心理滋味究竟要如何调解?
民主公平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过,当这样一个夹著改革新气势准备蜕变的国家,又再把自己塞回另一个旧时代的蛹时,你说,之前承诺的种种自由正义,还会如预期的展翅高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