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报业大国,也是报业强国。目前不仅有大约1400家日报分布在美国大小城市,更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量级报纸。某种程度上,美国报业的繁荣与影响力成为世界各国报业的榜样,而其未来走势乃至一举一动似乎也牵动各国报业发展的神经。
事实上, 美国报业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销量与利润已经开始整体下滑,如今受到(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影响, 更有每况愈下之颓势。尤其遇到报纸裁员或者报纸倒闭案例,“报业消亡论”就会甚嚣尘上。学者迈耶就曾经预言美国的报纸读者会在2 0 4 3年春季消失殆尽。无独有偶,在中国大陆,因为报纸销量下降以及互联网崛起,一些学者与业者也发布预警,认为中国报业已经进入“寒冬”,未来存在时间甚至比美国更短。而在大马,同样存在纸媒与网媒的竞争,对报业明天的忧虑与思考也一直存在。
不过, 悲观论者对美国报业经历多少存在一些误读。第一,美国报纸倒闭是历来常有的事情。从内部来说,报纸资金不足、经营不善可能会关门大吉;从外部来说, 经济萧条、竞争压力大也可能导致报纸倒闭。然
而,美国报纸不断倒闭,但依然无损“一城一报”的全国格局。
日报之外,美国尚有6500多份周报、双周报等出版。如果把校报、教会报、企业报、少数族裔报纸等全部计算在内,数量竟然有13690种之多。若说报业依然渗透美国人的生活,并不夸张;第二,编辑部裁员时有耳闻,不一定是报纸已无法支持下去。这之中有两个因素:一个可能是报纸所有人有点贪心,意图维持报纸高额利润,以保证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美国报纸一直以来是对新闻从业者投入最高的媒体,因此裁员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部分成本;另一个可能,是报纸在进行内部调整,裁员之后会有招新,从事数字媒体发展业务。
以《纽约时报》为例, 过去十年中编辑部裁减记者有数百人之多,但依然维持上千人的规模,且总体雇佣人员总数基本没有改变。这是因为该报网络版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不过是用同时精通社交媒体、视频、移动和受众管理的职员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记者而已;第三,美国报纸销量总体有所下降,即读者减少,但却有更多受众通过新闻聚合网站与社交媒体如推特、Facebook等接触报纸(数字)内容。
影响社会核心人群
2015年皮尤报告显示,在接触报纸内容人群中,大多数阅读发生在印刷报纸,2013年比例为55%,2014年则上升到56%。而报纸读者的人口特征与往年基本一致,大多数是那些教育程度较高,收入也较高的白人。显而易见,美国报纸能够影响社会核心人群,对社会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然,应承认美国报业确实在转型。有必要指出,美国报业是在高度发展后,面对传播工具革命与受众阅读模式变化的一种自然发展与过渡。美国青年人固然是伴随信息技术革命成长起来的一代,热衷于使用网络与社交媒体,对报纸尚不十分关注,不过,那些已养成读报习惯中老年人,可说对报纸依然情有独钟。
单单从二战后婴儿潮一代算起,美国报纸至少可保持稳定读者20-30年。如上所说,青年人即使不购买纸质报纸,依然也会接触数字报纸内容,且伴随其年龄增长有所回流报纸也并非没可能。另外,皮尤报告同时显示,美国报业的数字业务盈利规模虽然尚小,近年来却一直在稳步上升。可见,作为主要新闻信息产业,作为维护民主政治的中坚,美国报业的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相比之下, 中国大陆的报业“寒冬”,来得有些突兀,有点彻底。说是突兀,因为大陆的网媒与社交媒体发展速度异乎寻常, 网民数量更以几何数字增长;说是彻底,则因网络与社交媒体上提供有用有益甚至独家信息,几乎成为惯性充斥官话、套话、空话报纸的替代品。因此,报业“寒冬”倒不一定是坏事,作为中国大陆报业的当头棒喝,应可淘汰一批报纸,也促成一批报纸转型,甚至影响政府相关决策,进而会迎来报业的春天也未可知。
大马的报纸则又是另一番形态。由于网络服务尚待优化,网络新闻媒体屈指可数,反之,很大程度上,不同语言报纸代表不同社群的声音、利益与诉求,在舆论场中争夺话语权,造就大马报业依然相当繁荣。尤其华文报纸,发行种类与数量皆占去市场很大比重。原因在于,华文报纸既非官方媒体,也非党营媒体,与美国相仿,几乎全部是民营或者私营,有著相对自由的言论空间,报道详实,言论尖锐,在大马国内完全称得上主流媒体,在华社更有著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作为少数族群语言报纸,华文报纸不仅发挥新闻信息传递与代表华人舆论作用,还发挥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如俗语所说,华社有“三宝”——华校、华团、华文报,华文报纸在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整合与凝聚社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以实际案例而言,则华文报纸设立慈善、助学基金,每逢重大民俗节日组织举办庙会甚至春节晚会,都是华文报纸与华人社群保持联系不可分割的证明。
社区报纸依然蓬勃
事实上, “报业消亡论”在美国也面临诸多反对意见,而大量的社区报纸依然蓬勃有目共睹。应说目前的共识是,如今不是接近报业的终点,而是报业时代的终点——一个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报纸几乎覆盖全美多数家庭,报纸既是新闻制作的中心,又是人们工作生活的中心——那一个报业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毋庸讳言, 报业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具体报纸在各自地区所扮演角色也大有不同,因此面对的危机程度也并不相同。世界报业协会的年度报告就曾经指出过“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全球报纸消长景观。当然,任何国家或地区尤其是东方世界的报业都不应原地踏步,而应该与时俱进,尤其是加大加快数字战略布局,但不论以何种形式何种面目出现,总归是要竭尽全力满足公众的新闻信息需求。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报业有危机意识总比自我感觉良好要更有实际意义,因为最终都必须面对传播工具变化与公众信息接触模式变化的考验。但是,各国报业发展历程并不会都以美国报业的情形作为终极样本,原因无他,就因为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著不同于美国的实际情况。
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 高唱“报业消亡”论调的有技术至上主义论者,有见木不见林的盲从者,也有故作危言耸人视听的痛心疾首者。其实本文开始提到的美国学者迈耶,就是以偏激言论表达对报业的忧患意识。捅破窗户纸,退一万步讲,纸媒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报纸消亡”。然而,报业新闻从业员依然会有用武之地,因为这里存在一个常识,即无论任何情况下,公众的新闻信息需求会始终存在,有社会需求存在,就一定会有生产。
这里不妨举个欧洲的例子,比如法国,作为欧洲新闻业最发达的国家,伴随网络与社交媒体的出现,普通公众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新闻从业者筛选与发布信息的“把关人”角色同样一度被弱化,如今却面临网络信息过于杂乱,社会重新出现对新闻从业者筛选与发布深度信息的需求,由此造成专业新闻媒体网站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力量。
最后,模仿来做一个英文单词拆字解说,newspaper是报纸,即使有一天paper(纸)没了,news(新闻)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