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教育部最近宣布把国际学校开放为百分之百允许本地生就读。从之前的百分之十、百分之四十,到现在的百分之百,及之前的少数,跃升到逐渐的大多数,国际学校对我国教育所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
“使我国教育趋向国际化及民主化”,“是吸引外资的关键”,我国教育部长如是说。单一以这样的说法来合理化国际学校对我国教育方向的影响,似乎显得片面。虽有“国际”二字,国际学校本身是否真正符合一种开放的、正面的国际观,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至于是吸引外资的关键,这只能说是教育部对外招揽的口号,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教育本身的内涵及价值才是影响深远的,应该被放在主要位置进行思考。
在过去的两年内,我任职于新山的一间国际学校,协助学校设立华文部,也曾训练学生应考IGCSE(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华文第一语文及华文外语。由于是全新的学校,所以一直有制度上的磨合。大部分国际学校根据英制及美制,学校在Year10,Year11(大约等同于我国中四、中五)会考取IGCSE资格,过后进入大学预科。国际学校的教程比较灵活,平常教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多,和我国应考式的教育有显著不同。
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是,任职于国际学校的教师,是否真的接受足够的训练来教导这些课程?教师们是否了解国际学校的中心价值,并以“全人教育”为教学理念?从另一个方面想,我国政府又是否有足够严谨的部门对国际学校进行监督与定位?
据我所知,大部分华人家长把子女送进国际学校,都以希望他们掌握英语为理由。换言之,他们宁愿牺牲子女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也要让孩子跟上国际的步伐。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然而,在马来西亚独特的语境下,接受母语教育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这些家长所预估的。
国际学校与英校有何不同?
姑且不论中国崛起,汉语成为国际趋势(也是“国际”),一个对自己的母语知识一知半解的孩子,会否在长大后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如果他们是从小就受英文教育的人就另当别论,但如果他们是华小毕业,又被父母送进国际学校读中学的人呢?他们会否成为三语(英,华,语)皆不精,永远徘徊在国际门槛外的牺牲者呢?
再者,高昂的学费让就读国际学校成为自己身份的象征。殊不知,其实也有为数不少就读于国际学校的华人学生其实是被独中拒于门外,或被其他学校淘汰,才选择门槛相对开放的国际学校。在他国,国际学校只是小众的存在,并不能取代国家自己的教育主流。
试想想,如果自己国家的教育制度是完善的,又有多少人愿意付出高出多倍的金钱,把孩子送往非主流学校?这当中也体现了不少本地家长的心酸。另外一点,当国际学校渐成风潮,家境富裕与家境普通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如果家长以抱有功利的目的把孩子送往国际学校,这样的思维也将潜移默化对自己的孩子造成影响。教育应该灌输孩子的,是一种平等、自信及正义的价值,这些理想,都远不是金钱可以换来的。一部分家境优越的孩子把所得视为理所当然,失去前进的动力;孩子浪费资源、浪费食物,只要考试勉强及格父母就送上最新款的ipad作为奖励;一些国际学校的家长因为所付的高昂学费,对教师诸多要求,教师就如商业机构中的普通雇员,家长则是变相的老板…这样的问题或许不仅存在于国际学校,但在国际学校中却似乎显得特别尖锐。
我国华社在窃窃私论,究竟这是不是政府的阴谋论?轻易给予众多国际学校执照,却久久不肯批准一间独中的设立。国际学校和之前的英校到底有何相同相异之处?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我想起之前华教先贤们拒绝独中改制,不也正是在如此风声鹤唳的时刻吗?而如今,几间大型独中都相继迎来了百年校庆,未来,还会有多少个百年?
基于种种考量,我对我国国际学校渐多的趋势怀著担忧,不敢盲目乐观或者悲观。我希望国际学校永远只是我国教育政策上的小众,服务于真正希望孩子接受正规国际教育的家长,而不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假象,试图分化我国人民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