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bloodthirsty)是媒体其中一个常见的批评,大意是指媒体对灾难性题材趋之若鹜,而且经常不顾及当事人或受害者的感受,极尽挖掘与炒作之能事,以刺激销量或收视率。在相对民主、媒体产业高度竞争的社会,媒体“嗜血”现象尤其严重,也引发学界较多的反省。

其实,媒体除了“嗜血”,亦好“嗜权”。媒体垄断程度与媒体“嗜权”程度是形成正比的,当媒体因占有垄断地位而权力越是膨胀,它们越是“嗜权”。媒体“嗜权”乃不分国界与区域的普世现象,英国前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今年五月为媒体大亨梅铎(Rupert Murdoch)控制的《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丑闻调查庭供证时,便直陈任内不处理媒体权力的问题,是因为传媒的影响力太大,不能得罪,否则就会面临“野蛮”的媒体攻击(注1)。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相对威权的亚洲国家,由于国家从严管制所谓“有伤风化”的内容,所以虽然不无媒体“嗜血”现象,但是“嗜血”程度尚有被动的节制。至于“嗜权”现象,过去由于国家制订严刑峻法管制甚至打压媒体,媒体显得相对弱势,多数人往往把注意力投注在国家的权力,轻忽了媒体权力的膨胀及它对公民近用媒体权的剥削。

权力关系是一种相对关系,媒体在国家跟前相对弱势,并不等于说它权力阙如;面对民间或是在国家跟前更为弱势的从政者和异议分子,媒体却成为相对的强势者。换言之,国家、媒体与民间的权力地位乃如此排列:国家>媒体>民间。

媒体成为相对强势者的局面,在垄断的媒体生态中尤其显著。一方面这是因为占有垄断地位的媒体集团具备“惩罚”能力,能使相对弱势者屈从于它,其影响力始得以延伸和深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市场的选择大大减少,甚至几无选择可言,造成相对弱势者(包括公民团体、从政者、知识分子、阅听人)不得不屈从于已然坐大的媒体集团。若无新的势力制衡,权力的膨胀就会恶性循环,媒体亦更加目中无人。

报纸广告收益稀缺

华团和中文报业的关系变化,应是其中一个显著写照。在1980年代乃至1990年初,大企业和商品广告收益稀缺,且有七、八家中文报纸瓜分,可谓僧多粥少,惨淡经营的中文报社无不竞相讨好乡团,应酬华团大大小小的新闻,以争取讣告、挽词、庆贺受封等广告。

时移势易,今天只要向地方乡团探口风(尤其是规模较小、资源较少的乡团),就会听到一堆对中文报业集团日渐嚣张、跋扈的抱怨;个中原因不外乎:(一)时下的报纸充斥著大量大企业和商品广告(手机、笔电、旅游、教育机构),华团的喜丧事广告所得比重大不如前;(二)半岛四大报已成一家亲,不论华团广告落入谁手,世华媒体集团都是受益者;(三)竞争对手规模有限,估计华团领导人也不敢不卖大报的帐。

民主行动党前全国大选备战委员会文宣组组长丘光耀晚近揭露遭《星洲日报》全面封杀,最近在脸书世界闹得沸沸扬扬,但是丘光耀的遭遇,充其量只是行之有年且罄竹难书的封杀恶行之近例而已,早在2001年“报变”之前,封杀恶行早有所闻;2001年“报变”之后,多位反收购运动的积极分子皆遭封杀多年,除了黄进发近年拜“净选盟”浪潮所赐而“解禁”外,许多人仍是这份曾自诩“正义至上”的报纸的“黑名单”人物。

报社封杀批评者,本身就是一种“嗜权”心态的反映。“嗜权”者要满足权力欲,不只是得获得权力,更要不断地通过展示权力,才能从中体验和确认自己掌握权力。展示权力的行为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让施展权力的对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媒体权力的展示,更贴切地说,其实是媒体业主或高阶主管的权力欲作祟,利用媒体的力量来满足私己的欲望。这种权力欲的满足,除了从对外施展惩罚批评者的手段(封杀就是一例)得到确认,也要从内部部属的歌功颂德中得到愉悦。

就后者而言,一边是向权力阿谀奉承,另一边则从权力的春药中得到愉悦。此一现象,吾人可从《星洲日报》在2008年出版的《星洲日报-历史,写在大马的土地上》一书中发现有趣的启示:三线主管吹捧二线主管,二线主管吹捧一线主管,一线主管吹捧老板!

读者用点心思观察,必能发现报业的权力运作与威权政府的权力运作简直就是一模一样。面对异议分子/行动者的批评,以“恶意攻讦”定调之,再伺机打压之;听见民间/读者的抱怨,视为愚昧地受到别有居心者误导/煽动;不当举措被揭露后,“死鸡撑饭盖”,舆论压力太大时,再假惺惺表示愿意检讨。

媒体与政党共犯共生

不过,检视《星洲日报》封杀的利害关系,更重要的发现是:媒体与执政党权贵的共犯与共生关系--封杀丘光耀之举措,竟然与马华公会的利益不谋而合。丘光耀重返政坛后,晚近以“超人”造型及市井口语且不时爆粗的“政治栋笃笑”造势,在草根基层颇为叫座。虽然有评论人非议丘光耀的“政治栋笃笑”风格乃搞民粹、只顾民主行动党基本盘,但是这个批评恰恰揭橥了马华公会正在面对的危机。

马华公会素来在华人选民占多数的选区处于下风,2008年全国大选在华人占多数的槟城(城市地区)更是全军覆没。马华公会此时若说还有为数客观的支持者,或许就是乡镇地区的草根选民,因此丘光耀“政治栋笃笑”的效应在草根群众里发酵,无疑将令马华公会很头痛。按照丘光耀的说法,《星洲日报》全面封杀他,意在间接威胁民主行动党支部莫再邀请他演讲,进而达到迫使他“封麦”告别讲台,从此销声匿迹之目的。倘若丘光耀果真因此而销声匿迹,或是“政治栋笃笑”场次大减,谁是“松了一口气”的既得利益者,早已不言而喻了!

注1:2012.05.29。〈前英相:不能得罪媒体大亨〉,《东方日报》(网络版),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10684:&Itemid=1971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与其跪著死,不如站著生

名家

在60年代,我国共有114间华文中学(华中),当时,接受改制为国民型中学(以马来文为主要媒介语)共有54间,当中政府承诺...

阅读全文

天时地利人和——壮哉,中化!

名家

中化百年校庆获得空前成功,因为百年庆典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一百岁?百岁老人是人瑞,至亲好友登门为之庆...

阅读全文

杨艾琳 :借鉴巴贡警惕边佳兰

名家

砂州政府耗资85亿建了个巴贡水坝,水坝蓄水区面积等于一个新加坡岛,占砂州面积的11%。耗约15年建造的巴贡水坝,终于在2...

阅读全文

华人是造王者?

名家

退而不休的前首相马哈迪,一直以来的言论,都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见称,如今又大放厥词说马来人已经分裂成三派,因此华人将会...

阅读全文

骆清忠:马华公会≠马华

名家

“马华公会”是“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的简称,这个简称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但若再把“马华公会”缩成“马华”,那问题就不一样。因...

阅读全文

谢诗坚:左翼运动的整合与分解—评述槟州劳工党21载风雨情

名家

马来西亚凤凰友好联谊会槟城联委会为配合庆祝成立十周年,推出了《劳工党槟州分部风雨21年》著作,共520页,可谓洋洋大观。...

阅读全文

槟城自由港不局限于自由“港口”

名家

最近,企业界传出土著大企业家赛莫达欲将槟城港口私营化,加上政治人物提出的恢复自由港地位课题,使槟城最近因为“港口”两个字...

阅读全文

杨善勇:Sin式华文和文化都变了

名家

“我的三个孩子都曾在华校念华文第一语文,其中一个念了12年,达到高级水准。另外两个也念了10年,达到普通水准,这还不包括...

阅读全文

大学英文班提升竞争力

名家

从今年9月起,本地大学将依据马来西亚大学英语测试(MUET)的成绩,鉴定英文学习能力,分别安排大学生选修不同的英文课程,...

阅读全文

无关崇洋

名家

在本地的一个知名论坛,网友上传了一张车模的照片。车模坐在跑车上,身穿热裤和5寸高的高跟鞋,露出一双白皙修长的玉腿。香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