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净选盟2.0宣布将于4月28日吉隆坡独立广场举行盟3.0集会,以静坐作出抗议之后;反稀土组织绿色盛会也随即宣布同场举行绿色盛会3.0集会。
净选盟3.0和绿色盛会3.0集会同在本月28日举行,两股公民力量汇集,形成黄绿合并,硬撼蓝天之势。
黄绿盛会较早时,皆已经办过,惟诉求同样无法达到,这次希望靠著两股力量的合并,凝聚更大的群众力量,来达到各自的目的。
由84个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净选盟2.0,去年7月9日在吉隆坡市中心的净选盟2.0和平集会,当时政府虽采取强硬的“封城”手段,但还是无阻人潮,吸引了数万人的参与,导致1667人被捕,对政局形成一定的冲击。
反对莱纳斯稀土厂在我国运作而发起的绿色盛会则在2010年10月9日首次在关丹举行。今年2月26日在关丹再展开绿色盛会2.0,吸引了逾万人出席。
基本上,主导黄潮与绿色盛会,是由两批不同班底的社会运动分子组成,虽有各自不同的明确诉求,但两运动的社会支持力量,确有一定的重叠性。
两个单位都主办过两次大规模的街头示威,不只有相当的组织经验,更累积了一定的社会动员能量。
这样两股社会力量汇集,能擦出怎样的火花,让一些人充满期待。
原则上,街头示威活动,须要付出一些的社会成本,不应该动辄上街头,但也不能就此剥夺了群众上街诉求的自由。群众示威的自由是民主的重要元素,更有著民间维护本身权益与防止国家机关贪污滥权的调节功能。欧美等再先进的民主国家,群众还是经常上街头,争取更大社会群众的支持。
游行示威只是追求诉求过程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赶时髦;最重要的是事先慎密的组织与事后积极的跟进。它是民主社会的一个选项,但绝不是优先的选项。若有其他的管道,没有正常人喜欢上街头。
像我们这样的国家,示威抗议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也许会比民主成熟国家大了些,或许也要付出更高的社会成本,但这些都是朝向成熟民主发展的正常现象。社会不该反应过于激烈或陷入恐慌。将它简化作反政府运动或视为洪水猛兽的人,只凸显其民主素养的苍白。
从90年代到今天,我们看到不论是政府或民间,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我们须要一个更妥善的示威机制,以在尊重人民选择自由的同时,把示威的风险与社会成本减至最低。
上街头未必就会引起强大的共鸣。除了诉求的本质,往往,管制手法过于高压,才是引发群众巨大反感的根源,709是前车之鉴。
文:陈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