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初,登陆菲律宾群岛的美军云集首都马尼拉北郊,准备从日军手中一举拿下这一号称“东方明珠”的大都市。可是,这场攻城战打了将近一个月才结束。当时美军调集了第一骑兵师、第11空降师、第37步兵师等精锐部队,各路抗日游击队也汇聚于此配合盟军。此时的太平洋战场,日军败局已定,只是垂死挣扎而已。然而马尼拉攻城战却无法速战速决。是什么迟滞了美军的进攻?又是哪支队伍对破解难题起了关键作用,从而促使盟军最终获胜?

日军驻菲律宾总司令山下奉文大将在逼人的形势下,下令其主力撤出马尼拉,进入南部山区打持久战。然而其部下并不完全听令,对天皇愚忠的部分军官率部在城中顽抗。日军在退缩到巴石河以南的过程中,大肆屠杀平民、焚烧楼宇,同时不断以小股部队潜入已被解放的市区进行袭扰。这一切都给美军造成极大困扰和威胁,使其无法快速推进。

怎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美军的惯用手法是,将部队从已占领地区撤出,再以强大火力狂轰滥炸,甚至将其夷为平地,然后再次占领。此举显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且会增加平民伤亡,并给战后重建带来更大困难。更重要的是,美军无法掌握留在市区的日军数量与分布之情报,因而难以制定消灭守敌解放全城之计划。

面对这些难题,美军只得求助于各路游击队。当时主要的抗日游击队有:菲律宾后备军官游击队、马京游击队、菲律宾人民抗日军(民抗军)和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华支)等。它们当中哪一支队伍最有能力帮助美军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让历史事实来说话吧。

在对付小股日寇袭扰方面,华支早就熟练掌握了城市游击战战术,尤其华支的马尼拉中队更是行家里手。华支战士、我的父亲陈振佳,1943年加入马尼拉中队,次年再赴游击区加入总队第三大队。他在写于1955年的《自传》中说,入伍后他曾扮作小贩深入敌伪警戒线内侦察,还参加过真枪实弹的对敌武装袭击。

1945年马尼拉战役打响后,2月5日他们那个排在搜索残敌时生俘了3个日本兵,并将他们看管起来。然而不慎被俘虏窃取手榴弹导致爆炸,日本兵2人被炸死,1人重伤,华支战士也有多人受伤。同日,一位战友在放哨时被残敌用刺刀戮死,父亲和另一位战友捉到此敌后也将他剌死。在残酷的短兵相接中,克敌制胜者只能是那些不怕死且灵活机动的人,华支战士正是这样的人。

华支在救助难民、维持秩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于1992--93年间访菲期间,在搜集华侨口述资料时,不止一次地听到受访者于战火中的马尼拉街头的亲眼所见,有的看到华支战士赤脚持枪立于王彬南桥,防止敌人炸桥;有的看到华支战士在王彬街上巡逻,维持秩序。

父亲在《自传》中也说,“……残敌在各区纵火……我们华支队员就帮助妇孺撤退,占领市区北部各公立学校、戏院来收容难民;……搜捕放火敌人,扑救刹拉萨街和仙彬难洛街一带的火灾;维持华侨仅存的仙下其厘商业街的秩序,防止抢劫……”此外,华支还将占领的数座敌人武器库存完整地移交给美军。

在掌握敌情方面,日军在城内的实力究竟如何,美军多方调查无果,最后还是华支提供了准确的情报。华支政委余志坚(战时化名蔡建华)回忆说,美军找到华支总部,华支“具体说出敌军的驻扎地点及其数目,总计敌军当时只有三千至五千人。美军城防司令事后作出判断,认为我们提供的敌情是确实的,他还亲自前来华支总部表示感谢。”(《华支回忆录》)华支的情报来自何处?首先,它与菲律宾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简称抗反,其成员过万)等抵抗组织联系紧密,形成一个互通信息的网络。再者,当时马尼拉的小商品零售网点(俗称菜仔店)大都掌握在华侨手中,与城市平民生活密不可分,消息十分灵通,随时可传递情报给华支。别的游击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1945年2月底,盟军解放马尼拉的战斗终于结束,日军守城部队除一部被歼外,余部逃往吕宋岛南部山区,但也在不久后遭全歼。这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其中,华支战绩突出,功不可没。

军民鱼水关系

在二战时期的菲律宾,一支仅有700多人的外侨抗日队伍“华支”,为何能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从华支的前身——民抗军第48支队——的名称,可以找到答案。它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是完全仿照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它与菲律宾人民和菲律宾华侨群众的关系,乃是一种军民鱼水关系。

再者,华支战士来自工人、店员、学生、新闻工作者等,他们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兵源完全不同。他们有自觉的民族意识,他们是一支有文化的队伍。他们在参加华支以前大都参加过进步民主运动,经受过斗争的考验。所以,华支战士个个一以当十,发挥出数倍于己的能量。在这里,历史的谜底终于揭开。为什么马尼拉攻城战不能没有华支的参与?为什么强大的美军也需要华支予以关键的配合?从峰回路转的历史回放中,可以看到这支华侨抗日队伍在弥漫的硝烟中留下的特殊印迹……

华支参与马尼拉战役后部分指战员合影。
华支参与马尼拉战役后部分指战员合影。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罗恩璇:主权是稳住国家的能力

八方论见

近日,《马美互惠贸易协定》引起热议。魏家祥批评政府“出卖主权”。他将《马美互惠贸易协定》与《美柬贸易协定》作为对比,他指...

阅读全文

陈维浤:华教办学一砖一瓦

八方论见

疫情三年,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更在无形中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许多人感叹,疫情之后,社会似乎变得冷漠了,不只是人...

阅读全文

锺无艳:当补习成为常态,孩子真的获益了吗?

八方论见

一位母亲告诉我,每天晚上九点还在等孩子下课,孩子从清晨七点到校上课,下午参加课外活动,傍晚再赶去补习班,回到家已是深夜十...

阅读全文

柯福特:庙宇文化的推广-旅游必不可少

八方论见

在马来西亚,华人庙宇数不胜数,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都有。最知名的例子就是柔佛古庙、北海斗母宫或者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等,...

阅读全文

张优杰:特朗普访问凸显美国对大马和东盟无可替代的重要

八方论见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马来西亚的访问,是十年来美国总统首次访马,象征著马美关系进入新的里程碑。美国依然是马来西亚在经济、科技与...

阅读全文

邓文龙:华社要硬起来争取权益

八方论见

学校礼堂禁酒风波虽在舆论压力下于24小时内迅速U转,但伤害已无法挽回。华社对首相安华的信任骤然滑落至谷底。这次事件就像一...

阅读全文

黄婉红:林连玉纪念馆——让建筑讲述华教的故事

八方论见

在吉隆坡,林连玉纪念馆本身就是一部可步入的、立体的华教史诗。它超越了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功能,通过精心的建筑语言与空间叙事,...

阅读全文

林嘉年:兼爱教育更急切

八方论见

当叶芯嫙的名字还在这个社会酝酿著哀戚的氛围时;当教育部要在校园死角加装监视器、恢复鞭打体罚、加派警察校园巡逻等这些亡羊补...

阅读全文

张溢豪:写在马美“互惠贸易协定”之后

八方论见

部长的笑容得体,记者的镜头闪烁著“历史性时刻”的光,新闻稿写得漂亮:美国同意豁免多达1711项关税项目,美国的关税从25...

阅读全文

谢委谒:特朗普与安华

八方论见

特朗普与安华在这一次的东盟峰会上上演了一出“英雄惜英雄”的戏码,彼此互相吹捧,一唱一和。媒体当然乐得添油加醋,写得不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