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国籍问题往往与外来移民或难民联系在一起。但事实远不止如此,一群在本地出生、成长、甚至不曾离开过马来西亚的孩子,却因为制度盲点与家庭背景的复杂,至今仍无法获得身份证。他们不是遥远的“他者”,而是我们身边真实而沉默的一群人。

根据民间组织估计,马来西亚存在数以万计的无国籍儿童。他们的处境成因多样:父母婚姻未登记、出生证明不全、跨国婚姻无法提供合法文件……这些技术性问题,却让他们一生失去基本权利。没有身份证,他们无法进入公立学校、申请助学金、获得公共医疗补贴,也无法合法就业,更遑论拥有护照或选票。法理上,他们“不存在”;现实中,他们寸步难行。

我曾与一位18岁少年交谈。他在柔佛出生,母亲是马来西亚公民,父亲则是前尼泊尔外劳。因婚姻登记不全,他无法申请公民权,也无缘高等教育。“我不怪国家,但有时觉得,我是在别人的国家里生活。” 他说。那句淡然背后,是深深的无力感。

近年来,政府日益关注无国籍问题的严峻性,并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便是设立特别通道。国民登记局已开设快速处理窗口,专门处理那些本地出生却因文件不全而滞留的个案,尽可能放宽申请条件,减轻申请者的负担。与此同时,内政部也正著手修订《1959/63年联邦宪法附表》,让只要父亲或母亲其中一人为大马公民,本地出生的孩子便能更顺利取得公民身份。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跨部门合作也不可或缺。在这方面,由内政部、社会福利部与国家登记局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正努力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提升案件处理的速度与效率,避免互相推诿,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一连串举措,既展现了国家对基本人权的重视,也为制度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值得肯定的是,政府已开始卖出改革步伐,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中的显示挑战。部分民众担忧,若放宽无国籍儿童取得公民的门槛,是否可能被有心人是滥用,导致非本地外国人“钻法律漏洞”,取得马来西亚公民身份,进而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此外,系统性的繁文缛节与官僚体制,也是一大障碍。许多家庭虽符合申请条件,却因文件不全、流程冗长、窗口不明确等问题,被迫号上数年仍无结果。甚至有民间组织指出,不同部门间缺乏合作,也有部分官员缺乏处理复杂个案的培训,导致申请个案不断被“踢皮球”,让孩子与家庭陷入无尽的等待。

正因如此,国家在推进改革时,必须兼顾“人性”与“机制”的平衡。一方面,确保真正无辜的孩子能获得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也要建立防范机制,避免政策被滥用。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价值判断,国家要如何定义“归属”,决定了我们是谁,又接纳了谁。

无国籍问题并非马来西亚独有。联合国难民署指出,全球有超过400万人无国籍,东南亚国家尤甚,尤其在跨境婚姻、非法移工与边界地带。这是区域性挑战,更是国际人权议题的一部分。马来西亚若能在此课题上建立机制典范,也将有助提升国家人权形象与法治公信力。

改革不能仅靠中央政府推动,地方代议士与公民社会的参与至关重要:呈交个案,争取合法身份;推动选区法律援助柜台,与律师与NGO合作处理申请流程;在国会持续监督并提出修法建议;积极澄清公众对无国籍群体的误解,引导理性对话。

每一个被承认的孩子背后,都是一系列扎实的行政、法律与社会努力的成果。

一纸身份证,不只是通行证,更是一个人存在的法律凭证与尊严象征。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只体现在经济规模,更在于它如何对待最边缘的人群。

在国家的阳光下,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该只是一道影子。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房遭污水倒灌“飘粪味” 屋主崩溃:原本要当婚房

阅读全文

赵明福民主促进会促火箭五部长 总辞以抗议调查结果

阅读全文

中国女子彻夜未归被发现伏尸情人车内 丈夫才知被戴绿帽3年

阅读全文

受迁移水管工程影响 新山部分地区28日起制水17小时

阅读全文

东盟峰会开幕

阅读全文

东盟峰会开幕

阅读全文

江文宏:马华的“社媒政治”

八方论见

社交媒体作为各政党的主要战场之一,有些政治人物竟然抛弃对事实的尊重,转而投机性操作舆论,将”流量”凌驾于”真相”之上。这...

阅读全文

江文宏:MyKiosk计划──马华莫再“鬼打墙”

八方论见

MyKiosk计划近期惊动马华上下"倾巢而出",不仅党内议员频频发声,马青更是高调现身布城向反贪会报案,姿态仿佛正义使者...

阅读全文

谢委谒:千秋万载的行动党

八方论见

前阵子,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画面中一位行动党部长在公开演讲时,因不满台下宾客未能保持肃静专心聆听而怒斥在场人士,引...

阅读全文

林捷维:可负担房屋+全额房贷:是B40购房圆梦,还是掉入深坑?

八方论见

可负担房屋课题是一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表面看,可负担房屋售价亲民和减轻负担,让更多的人实现居者有其屋,在促进社会...

阅读全文

谭政宗、曾志涛:当AI习近平遇上AI特朗普

八方论见

想像有一天,两大巨国的“AI数字领导人”悄然相遇。一位是端庄沈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条分缕析的AI习近平;另一...

阅读全文

谢委谒:安华想要回归巫统?

八方论见

坊间一直流传著安华想要回归巫统这一回事并非空穴来风。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安华从来没有放弃过巫统,当年被马哈迪逼到走投无路以...

阅读全文

冯国坤:对学校管理性骚扰制度一些感想

八方论见

拜读颜登逸先生的文章《走出猎巫式批判 正视制度失灵》,心里有些感触。管理学校确实是不容易的事务,因为牵涉到很多层面,必须...

阅读全文

程健鹏:与其高喊纯洁改革,不如脚踏实地扛起责任

八方论见

近日读到任治荣先生的〈团结政府,真的是现实选择吗?〉一文,我感到遗憾,也深感有澄清的必要。文章中一些观点,似乎将马来西亚...

阅读全文

刘美莎:小贩也想要一个合法摊位

八方论见

大家是否还记得发生在波德申,一名贩卖臭豆的男子因不满被市议会执法人员取缔,情绪激动之下,把整袋臭豆狠狠摔在地上,引来不少...

阅读全文

许家兴:有事锺无艳,无事夏迎春,不是这样用的

八方论见

对马华党员任治荣日前发表的文章《团结政府,真的是现实选择吗?》一文中关于“有事找马华,选举投希盟”的言论,本人也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