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时候思考到底在选举中,“不战而胜”是否合理,抑或需要修改选举程序。这个疑问,是在公正党党选提名后,所引发出来的。
党主席一职因只有一人提名,在无对手的前提下,安华终于从“实权”成为“实名”领导人,个人当然不否认安华的领导能力,尤其自1998年以降的20年间,其推动的烈火莫熄运动,当初是遇到多少的诱惑和威胁,但丝毫都没让他有重返巫统怀抱的举动,这改革信念确实是一项好领袖的铁证。
惟问题在于,我认为还是应当修改选举程序,不管在国席、州席以及党选都一视同仁,引进同额竞选制度,即采用“正否决投票制”,让选举人(选民)可用选票来表达是否支持该候选人。
简单来说,正选票多于否决票,候选人当选;否决票大于正选票,候选人落败,需重新选举提名。
看起来多此一举,尤其是否决票为多数时,相当麻烦。但民主选举本身就是一个筛选候选人的过程,没得筛选的选举岂是民主精神?如果不经历这个过程,其实会有更大的麻烦。
首先,即使已知安华是改革派,但具体内容为何?接下来如何领导党和国家?党员不得而知。不像拉菲兹,因有选举压力,所以会多地跑透透,说明政策理念。
依偎效应换取好处
再来,如果日后安华制定有问题的党方针,譬如逐渐趋向种族主义路线,那他能不能说,就是在提名前就释放出要走种族主义路线的讯号,党员因为认同,所以才不出来跟他竞选,故他才能不战而胜?
最后,党既有可能走向个人/家族政治,现在安华在提名日直接当选党主席,故其他有竞争状态的党职,如署理、副主席、中委等等,都会直接受到安华影响。现在他享有一定资源和权力,其他派系必定会积极贴近安华,表明效忠他本人,借此“交换”安华的祝福当选。
这就是所谓“依偎效应”(coattail effect),上头的胜利会带动下方的胜利,这在美国政治十分明显,总统的胜利会带动自己政党在国会中的胜算。现在,“安华帮”或亲安华的候选人比较容易当选,非“安华帮”派系可以说是胜算趋近于零。
个人认为这种胜利应当谨慎,或许有读者认为,即使最后公正党核心领导意识形态相近,到底有什么不好的?确实在处理问题会相对方便,但一个政党内部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反对派”存在底下,极有可能这个第一大执政党会严重腐化。
别忘了,2013年巫统党选,纳吉也是不战而胜,“纳吉帮”最后占据巫统主流,可是今年509当天,纳吉和巫统的遭遇又是如何的呢?现在个人期待的是,安华虽然已经“当选”,但是会持续说明具体的改革内容,以极高的道德自律,不要偏帮任何一方,让反对自己的候选人,也有机会当选,这样才会可能让公正党继续多元化,这也是党最初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