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人冯久玲日前在《东方日报》名家专栏的文章:〈“华文教育”还是“华文教育+”〉谈了许多意见,但笔者以为,冯女士限于个人的经历与教育背景,对大马的华文教育作了偏颇的描述,可说是见树不见林,以致她借一名大马女生的口中达致“单一的华文教育已经不再足够了!”的结论。
首先,冯久玲最大的错误是:她没有搞清楚,大马政府从来就不允许什么“单一的华文教育”。华小、独中、国中的课程都是受到教育部管控的,如果教育部允许“单一的华文教育”,等于是官员监管不力。随便问一下在华小、独中、国中的老师或校长,有哪一家学校是“单一的华文教育”?独中虽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但马来语与英语所占比例不低,部分独中早已是“数理英化”的先锋,以英语教导科学与数学;另一些独中甚至采用了新加坡的英文课本。
一些纯受英语教育,或对独中一知半解的人通常会以为独中像台湾或中国的学校,完全不教导国语和英语,以致毕业后无法在社会谋生。持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是与时代脱节的人物。他们应该看看独中生在国内外升学的比例,以及统考文凭受到欧美大学承认的事实。
独中的诞生,其实是政治的产物。大马的华文学校从前并没有所谓的独中或国中(国民型中学),而是华校拒绝接受政府的改制和津贴,才以独中形式自力更生,以华社的力量继续宏扬民族教育。实际上,大马的教育制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早因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分成多个板块。
小学即有国民型小学(华小、泰小)、国小(马来小学)、私人及国际学校和宗教学校(伊斯兰教为主)四大类;中学也分为独中(以华语为主,并使用马来语及英语教学)、国民型中学(以马来语、华语为主,部分科目使用英语)、国民中学(主要以马来语教学,部分科目使用英语)、私人及国际学校(以英语为主,马来语仅为辅助,华语可有可无)及宗教学校(以马来语为主)。
独中生缺自信?
弄清楚本地学校的情况后,我们用来检验冯久玲的论述,便发觉漏洞百出。她仅以一名在华校受过教育,但以英语为母语的女生的论点来证明独中的“悲情”与“缺乏自信心”,也不明白“华教的领导人们到底在斗争什么”,是十分片面的。
用同样的逻辑,你也可以访问一位在国中受过教育,但以英语为母语的女生的论点来证明国中的“种族不和谐”、“英语不流利”、“太过马来化”及“不明白这样的国民教育对年轻人有何用”。这也是一面之辞,没有提供数据与事实的支持。
冯久玲笔下的这位女生“习惯了用英语的语言逻辑方式来思考”,也在外国名校毕业,加上事业顺遂,很容易产生一种“英语人的自傲”,并以讲华语为耻(谦称“华语不好”的背后,实为不屑)。这种典型的精英心态,过去大不乏人,现在已经收俭了不少。没有前贤的努力,别说这位“双英精英”没机会学好基本的华语,就连她能否有机会上华小和独中都大有问题。
再问“马来西亚的传统华文教育到底能不能帮助一个年轻人在当今社会中安身立命,是否可以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问题,也十分幼稚。若是如此,华人社会早就关闭独中,把子女送往国中或国际学校即可,何必冒著与政府对抗的风险搞独中?
独中问题的确很多,也需要进行改革才能与时并进。但冯女士说:“已有近一半的独中生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后就离校,这现象告诉我们独中的教育系统缺乏凝聚力,让学生没有觉得有必要完成整个教育课程。”则有待商确。
独中生主要以统考作为升学考试,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就只能聊备一格,作为进入国立大学的敲门砖。任何一位独中生不论要考取欧美大学或本地私立大专(包括马华创办的拉曼大学到数百间本地私立大学),根本就无需去考大马教育文凭。简言之,独中从课程设计、升学路线都不以大马国立大学为首要考量,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也就不是检测独中水平的标准。至于说“独中的教育系统缺乏凝聚力,让学生没有觉得有必要完成整个教育课程。”则不知从何说起。
比较国内的其他中学,如国民型中学、国民中学、私立及国际学校及宗教学校,独中有其优点与缺点,但和“凝聚力”谈不上关系。独中生对各校校友会的参与、对母校的回报与感念,大概对教育有点认识的人,都不敢苟同冯女士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