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偏彼或早有成见之心,看事物、听人家的言论,观其行,心就会比较清澈,更快心领神会。偏彼会令你选边站,把问题看一边,想一边,甚至被人牵住鼻子走而不自知。
时下本地一些评论者自视过高,笔尖无情,论述偏彼一方,比如逢对民主行动党,特别是林冠英,对董总的叶新田及邹寿汉,必是冷讥热讽、无情鞭挞、臭骂,好像与他们也有不共载天之仇。这类文章,一看就知论者不是孤傲持才自以为高见如孔明、刘伯温,就是或为人所用。须知,今天教育、资讯发达,人们的智慧,各有观点。许多沉默的大多数群众中卧虎藏龙,你的高调骂人的评论,甚至有些连媒体任高职的人员在作激烈评论时也叫嚣这个社团的领导人该下台,形容他们是一无是处的独裁者,也不知他的论调是代表报社媒体还是个人的“愚见”。
评论应对事非对人
特别是在媒体任职的评论者,看看吧,当年金庸不也是《明报》的老板,他更有资格叫这个下台骂那个是混蛋,但印象中,他的文章都是说理,分析问题,对事而非对人。因此,虽然《明报》并非亲共的,但后来他的言论也甚受邓小平欣赏,邓生前还约见金庸,鼓励他回中国大陆定居,笔者要强调的是,时评人应谦虚些,笔锋虽利,容易伤人自伤而不自知呵!
古人吕坤在《呻吟语》中就劝人:“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他说,心满气盛,卖弄才华者乃待人处世之大忌。妄自尊大、高看自己的人,总引起别人的反感。其实,一些“言论的巨人”,比如台湾一些教授或著名的论者,谈参政时,把国民党或民进党的领导人都评得一文不值。这些言论的巨人,当他们参政获选后,表现也不过尔尔,第2届选举,就被选民唾弃了,很多人不知“高处不胜寒”这话的道理,一旦自己上了位,才知并非吃豆腐那么容易。
冷观客也认为,好刀不应当成“神经刀”,动轧拔刀乱舞,令人遍体鳞伤。越出名的人,越应收敛锋芒,言多必失。
回头看董总内部的斗争,战火漫延,触发了华团纷纷选边站,互批互斗,大家都打著爱华教的“大义之旗”,夺位的斗争现似已胶著,且滑向恶化,令人担忧矣。
其实,此时此刻,双方应冷却下来,先停火批斗。报章、网上论者也无需火上加油。
华团不应选边参战
有个名家曾道:“要知道,软弱和退缩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力量大无边际,能胜过硬性的进攻,只懂进攻而不懂退缩,只会强硬而不会软弱的人,绝不是真正的智者。倘若胜出,也只能是一个遍体鳞伤的胜利者!”
他又道:“我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性格倔强或一时冲动的人,在别的方法难以奏效时,不妨试一试以退为攻的方法,退让的哲学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它表面是退缩,实质是进攻。退让就像拉弓箭,先把弓弦向后拉,目的是把箭射出去。”
董总内斗已够乱,各华团选边参战,是为华教好还是在“自残华教”?各参战衮衮诸公,敬请谨言慎行呵!评论人,靠边站,无情刀是断肠剧,台下人看著,都不是笨蛋。双方交锋关键问题,相信关中课题才是重点。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和学务组、法律组,事不宜迟,快快了断关中批文统考问题,相信问题就解决一半了。董总要职领导人的更迭,也只能“繁事缓办”,硬要马上斗臭斗垮叶邹,华团华教组织恐崩溃离折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