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如何?数据会说话。我国今年首3个月的罪案率和街头罪案率,分别取得下降16%和52%的成绩。
社会治安如何?数字不能代表一切。目前国人的罪案恐惧指数为52.9%,仍高于政府制定的50%目标。不过,深一层看,到底民众恐惧的是什么?
都市化社会,人与人毗邻而居却不相识,冷漠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犯罪机会与诱因。恐惧被害,更恐惧被害时无人伸出援手,甚至袖手旁观。那是对人性的失望。
每个人都渴望生活在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环境里。仅是渴求,却不愿付出,那是奢求。社会治安单靠警察维护,死角难防。光是加强犯罪热点的扫荡与巡逻,虽有吓阻作用,但成效短暂,甚至会造成犯罪空间移转。
警察,是维系治安的有形力量,而社群性的预防组织,则是张起社会安全网的潜在力量。有形与无形,交互整合,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
欧美国家不少的研究显示,打击犯罪,最有效的方式是结合“第三者警政”的力量。所谓“第三者警政”(third party policing),是指将现行社区警民合作的模式赋予法律依据,让社区相关的第三者,例如店家、住户等,负起共同维护社会安宁的责任。
这种运用“第三者警政”的力量,在美国2007年的一份“打击街头毒品犯罪”分析研究中发现,不只有超过八成采行此策略的人指出对减低毒品问题有具体成效,更进一步发现,除了毒品问题之外,还可有效地减少其他非毒品犯罪,像是暴力犯等。
只是如何主导“第三者”肩负起防范犯罪的责任?有哪些监督机制?如何规范合法使用武力的范围?如何纳入并强化现有警民合作的机制?都值得各界进一步探究。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内政部表明,大马整体罪案率明显下降,除了内政部和警队的执行成效外,最大的关键是警民合作扑灭罪案。
社会治安,需要“大家一起来”。没有民众的支持、配合及参与,犯罪问题无法获得根本的改善。要消除恐惧,请大家对社会治安多一点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