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政府已经来到了联合执政的第三年,希盟与国阵的合作,原本只是为了应付2022年大选悬峙议会成绩而产生的权宜之计,如今随著行动党领袖和巫统领导层再三表态国阵与希盟应该联手来届大选,这两个原本对立的政治联盟,从“尴尬合作”走向“策略联手”,成数越来越高。
在国阵和希盟这两个联盟当中,过去两年多里,只有巫统和行动党在不断放话要与对方合作,原因不言而喻,他们是最可能在合作中得益最多的政党。
巫统在许多马来选区都不再如以往般强势,面对国盟的节节进逼,前路选择有限。如果单独以国阵对撼国盟,巫统主席扎希信心不足;如果加入国盟,促成“马来人大团结”,则三大马来穆斯林政党(巫统、伊党、土团党)竞选选区高度重叠,议席分配困难;但如果与希盟合作,巫统几乎可以垄断所有马来腹地,同时接收部分希盟铁票,达致议席最大化与执政机会最大化。
行动党方面,与巫统合作,除了填补希盟在传统马来选区的短板之外,也能借机洗脱多年背负的“反马来人”标签。通过与巫统的互动与合作,行动党逐步建立“被传统马来建制派接纳”的形象和政治正当性,同时在结盟政治上也表现出接受“马来人主导”的态度,这姿态不仅有助于削减马来人对行动党的抗拒,也为行动党开拓了马来混合区的新战场和政治空间。
巫统和行动党,这两个在政治立场和群众族群基础上长期对立,却又鲜少在选举中正面交锋的政党,如今走向实质性的结盟,各取所需,与理念无关,曾经清晰的意识形态边界,如今已被生存压力和权力诱因所取代。两党的合作虽然表面上看来像是顺水推舟,实质上却赌上各自政治根基与未来。
如果在来届大选,国阵与希盟的结盟获得选民认可,巫统如愿取得可观席位,那它将重新取得政治主导地位,也势必会再次问鼎首相宝座;行动党则可借此突破长期以来马来社会对它们的负面印象,在马来选区打开新局,完成“去标签化”的转型工程。
但与此同时,公正党所面对的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公正党会因为他们不如巫统和行动党所分别拥有的族群选票根基而陷入身份危机,选区基础将受到两党的挤压,有失去中心地位的风险。
同样被挤压的还有诚信党、马华与国大党,这三个政党在现今联盟格局中本来就份量有限,如果巫统与行动党更紧密联手,他们将显得更加无足轻重,沦为“政治装饰”。
然而,这场“赌一把”的合作如果在来届大选失利,则后果同样深远。一旦巫统与行动党在结盟后遭受选票反弹,双双失利,就算两党决定分道扬镳回归原本的政治联盟和本位,所造成的破坏或许已难以修补。
巫统和行动党的合作若遭遇反噬,很可能是他们与长期敌对的政敌合作有关,动摇了支持者长期的情感和认同,令他们陷入信任危机,巫统未来将无法再依靠“反行动党”的论述动员保守马来选民,行动党也难以再激发群众“反巫统”的改革热情,我国的政治叙事,也将从此不一样。
国阵和希盟的合作会有什么效应,来届大选自有分晓,若效应正面,新格局将得以开创;若反应惨淡,则将连退路也变得很不明朗。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