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籍地永春介福乡在福建永春县只是个远离县城,又地处山上的小台地。在交通仍未开发的民国时期,徒步到永春最热闹的市集五里街得要四小时。按当地县政府所做的统计,介福乡的海外人口比率高达69%,在永春仅次于东关、东平和岵山,排在第四位,比率之高远超过桃城、石鼓和五里街等桃溪流经的著名侨乡大镇。小小介福乡面积仅33.8平方公里,民国时的人口不过三几千人,超过半数移居马来亚,如今在马来西亚繁衍的人口已达数万人。
如果不看统计数据,还真不会注意到介福这个穷乡僻壤曾经掀起过移民潮,而且巧合的均以柔佛麻坡为移居地。移民的动力是受外在推力与乡民在海外的拉力所影响。匪祸频传是引发移民潮的推力。但想逃出去又要往哪里去?成熟的移居海外渠道,赋予了介福人勇闯天涯的勇气。
早在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介福人已建立移民的渠道,那时候已有介福人来到柔佛州谋生。唯当时并没久留的打算,南来者最终都选择落叶归根。到了民国时期,军阀土匪搞到民不聊生,积累的出洋经验在此时就成为乡民往海外找出路的救命稻草。因而介福人不畏艰难、勇闯天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目前,介福乡所有五个宗族即扬美郑氏、大坵头林氏、龙津陈氏、紫美郑氏,以及前洋林氏。前四个已在柔佛麻坡成立了家族会。唯一未成立的前洋林氏宗族一度已成立筹委会,展现了宗族的凝聚力。因而麻坡被喻为介福人的第二故乡。
家族会的成立,体现了移民第一代对社群边界的重视。当其中一个家族会创立后,其他宗族碍于面子也相继成立本身的家族会。当扬美郑氏家族会编纂渡马始祖的世系汇志之后,大坵头林氏和龙津陈氏也跟进,展现出介福人的文化底蕴。介福先辈的奋斗事迹也因此被记录下来。
小小介福却是个典型侨乡。也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烧制原始青瓷的窑址-苦寨坑的所在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植在每一个介福人的祖辈身上。迄今出现过中国核盾功勋林俊德院士、麻坡抗日烈士郑友专等历史名人。再者,近年当选澳洲国会议员林文清的祖辈也是来自介福乡。巧合的是,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近两届会长及现任署理会长的祖籍地均是介福乡。介福人身上存在著哪些特殊的文化基因,值得爬梳研究。可以确定的是,有文化底蕴的乡族才不会惯出缺乏修养的酸民。